歌唱就是力量 - 塵翎

歌唱就是力量 - 塵翎

獨立樂團mylittleairport的阿p最近和音樂同好組成一樂團,玩風格較沉鬱的音樂,取名「永遠懷念塔可夫斯基」相當有趣。向導演塔可夫斯基遙遙致敬,他們創作的歌曲內容也更貼近低下階層小人物的心聲,寫出在經濟社會裏浮沉的眾生光譜,就像塔可夫斯基那樣狠狠叩問與貼近存在的本質。
有些歌的主題是主流歌壇鮮有觸及的,比如寫社會責任、性工作者等,甚予人驚喜。
有時不得不承認,安逸社會有時不會催生出與殘酷現實赤裸裸對峙的作品,但在低迷時代,往往最誠摯最勇敢的吶喊才會發出,而且血淋淋地真實。彷彿是把人迫到牆角,沒有退路之時,才有所謂的反抗。
例如關於工人之歌,香港非主流樂隊「噪音合作社」就持久替本地工運供應大量戰歌,首首精神煥發士氣高昂卻教人憂傷。他們演出的場地,不是星光閃閃的勁歌金曲舞台,而是每一個工運現場、民間聚集的抗爭處如皇后碼頭,所以這些歌聲真正屬於人民,是他們的權力與記憶。
在紐約的時候,偶跟熱愛創作的朋友討論蕭條時代對藝術的影響。結論是,經濟環境的變遷只對藝術的市場產生影響,對藝術的本質沒有影響,但對藝術的內容則有些啓發:通常低迷時會出現更深刻的作品。這些低潮漩渦,未嘗不可激盪出巨浪。生活是一首教人疲累的歌,無休止地唱下去,卻都是真實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