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崇拜 - 塵翎

偶像崇拜 - 塵翎

去華盛頓,最深刻感受是,偶像崇拜不是文革中國專利。紀念堂裏的林肯像、傑費遜像,都高大宏偉,令人不得不仰望。跟北京的毛主席紀念堂比較,沒有太大差別。
所以愈來愈覺得,中西(或嚴格來說,中美)相類之處不比迥異之處為少。有時留意類同較諸差異還要多。所謂的差異,很多時只是觀看的角度。
崇拜偉大,都是渺小個人寄託心志。本來都是人,有些人卻是「偉」人,只因是領袖,或有特殊貢獻,被樂此不疲歌頌。小市民仰望大人物,心態都是正常。只是在曾有瘋狂偶像膜拜(比崇拜還要表現得卑微與全心奉獻一點)情結的國度例如中國,這些情緒才令人有所提防。
在民主國家如美國,就沒有這樣的憂慮。明明是同一種類型的巨大紀念堂,放在華盛頓,看來就明亮得多,沒有令人害怕的壓迫感。拾級而上,頭不用垂下,因深知紀念的只是一個人,而不是「神」。
在西方,就是這種「透明」的空間感,讓人感到自在。表面上,知道權力從何而來,又往何處去,是一種令人心安的架構。
去看林肯像的時候是夜裏,微雨,附近是越戰與韓戰的紀念草地,這國家需要學習的教訓就在這裏。這些事情那麼坦蕩蕩,像是日與夜那麼分明。林肯解放了黑奴,奧巴馬當上了總統,有一天,他的銅像或許也會出現在這裏,彼此互相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