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緩禁煙場所 員工肺功能差

暫緩禁煙場所 員工肺功能差

【本報訊】本港約有1,000間娛樂場所獲暫緩執行禁煙,香港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暫緩禁煙場所的員工,因經常吸入二手煙,尿液中尼古丁代謝物含量較在禁煙場所工作的員工高九倍,肺功能則差最多一成。港大研究人員促請政府大幅增加煙草稅,減少煙民人數及二手煙的毒害。
港大醫學院社會醫學系邀請157名在禁煙的中式酒樓及茶餐廳工作的職工,以及47名在暫緩禁煙場所工作的非吸煙職工參與研究,參加者須量度尿液中尼古丁代謝物「可的寧」含量。
研究發現暫緩禁煙場所員工,平均可的寧含量約為每毫升尿含10微克,含量最高員工,為每毫升尿含近80微克;但禁煙食肆員工,可的寧含量約為1微克。

嚴重可縮短壽命

長期在暫緩吸煙場所工作的員工,因經常吸二手煙,肺功能明顯較差,當中年紀較大的員工即30至65歲,肺功能更差10.9%。
研究人員在今年3月量度懸浮粒子。灣仔一間吸煙酒吧,懸浮粒子平均濃度介乎每立方米300至350微克;另一間同區禁煙餐廳,懸浮粒子平均濃度每立方米120微克。據世衞指引,室內空氣的懸浮粒子為每立方米25微克。
港大公共衞生學院公共衞生研究中心主管林大慶表示,研究顯示不吸煙的員工,被迫從二手煙中攝取大量有害物質,肺功能衰退,會令日常步行氣速或患上哮喘,嚴重更可令人縮短壽命,「二手毒煙較三聚氰胺及孔雀石綠影響更大,既然三聚氰胺要零容忍,二手煙都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