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無瑕疵 - 左丁山

誰無瑕疵 - 左丁山

睇嚴浩《半畝田》專欄,領略一啲禪道,做人唔使咁晦氣、勞氣,樣樣唔使咁執着。星期日嚴浩講到:「在追求名刀之餘,不應排除那些有小瑕疵的刀」,今時今日香港社會,痛罵政府高官被視為「正道」,不罵高官就是「擦鞋」。高官「可恨」、「盲目」、「無心」,甚麼狠毒字眼都用到了,其實高官與評論員好多都係大學同學,彼此了解甚深,唔通一個做咗高官就成為「文盲」、「不讀書」,一個成為靠把口或執筆罵人嘅評論員就係「公共知識分子」,係「社會良心」?嚴浩引述某茶道師之言云:「關白有關白之善,世人也有世人之惡,人均是善惡共生……你可曾見過毫無瑕疵的刀?」此言甚是,下下去得太盡,慎防刀刃反彈,拮親自己。譬如話包機,香港出動包機之日,英國仍然冇絲毫動作,但西班牙甚至出動軍機去泰國接載西班牙人,以香港一般評論尺度睇,英國政府豈非無良無能,白高敦盲了眼?
嚴浩話睇《德川家康》大有所得,講「關白」是戰國日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自日本回來之肥仔K睇完,對左丁山講:「關白並非大將軍,在日本幕府制度之下,只係擁有貴族血統嘅『源氏』與『藤原氏』後人,先至可以做大將軍。豐臣秀吉就因為出身寒微,所以佢率軍統一日本,日本天皇也只封予一個『關白』銜頭,做不成大將軍,即係話,豐臣秀吉名為關白,實在係擁有大將軍嘅權位,差少少不能正名,與家世有關。豐臣秀吉死後,兒子給德川家康奪權,因德川是藤原氏,故此受天皇封為『征夷大將軍』,而唔係做關白。」
原來關白與大將軍有如此微妙劃分,總之日本古代好講究家族淵源,寒微出身者好唔着數。幾百年後,是否歷史重演?近年日本幾個首相,除咗小泉純一郎之外,安倍晉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三位都係名門望族,父親/外公做過首相嘅,係不折不扣嘅太子黨,自幼就俾家族培訓作為國家領導人。偏偏呢三位都係穿起龍袍不似太子之輩,可見得「貴族出身」並非一定掂。錢穆先生話過,萬人謾罵嘅中國科舉制度其實十分公平,將不少出身農村嘅平民帶入京城做高官、丞相、元帥,科舉制度係一個平等化制度,但好多人就只顧痛罵之,追求無瑕疵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