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急降,人人把厚衣翻出,不過全副裝備不包括口罩。同台灣一比,中港兩地甚為遜色──因為台灣口罩漂亮得如同時裝。
在夜市地攤、百貨公司、大小商店,都見精心設計的口罩出售,有的優雅有的卡通有的具奇趣口號,與衣服「襯到絕」。自沙士一役至今,台灣口罩業已成另類發展。
冷鋒強風令空氣質素迅速變差,沙塵和懸浮微粒暴增,台灣年輕人OL一族,多以摩托車代步,市面所見,人口一罩。電視節目最愛街頭訪問,常出現色彩繽紛口罩族,既安全衞生,又時髦有型。連坐牢近十一年的「更生人」,長期與社會脫節了,出獄之日也戴上一個時尚大口罩。
1988年,台灣清華大學輻射生物研究生洪曉慧,與好友同時愛上學長,妒恨爭執大打出手,好友傷重身亡,洪利用專業知識,以硝酸、鹽酸混成腐蝕力極強的「王水」溶屍。此案轟動一時。現年三十四歲的她日前假釋,穿白色運動外套黑色運動褲,戴鴨舌帽和大口罩,口罩是格仔圖案,黑白橙綠,色彩相襯。不知會否成一時話題?
當然,口罩另一功能是遮擋了大半張臉,不欲見報好好利用。本港抗議人群或法庭外低調出入者,都愛它,因無選擇,只得白色,有點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