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人莫萊森(HenryMolaison)面前,沒有人會怪自己沒記性,因為他是全世界最健忘的人,記憶不過20秒。他27歲時接受腦手術治好癲癇症,卻得了健忘症,過目即忘。他只記得1929年股市大崩盤、二次世界大戰和1940年代的苦日子,都是他患健忘症前的事。他上周二逝世,終年82歲,死前捐出腦袋作研究。
生於1926年,9歲時遭單車撞傷頭,莫萊森不時癲癇發作,而且抽搐得越來越頻密,常常病發昏倒,藥石無靈。到1953年,他27歲,病情嚴重得令他無法再修車維生,康湼狄格州哈特福德醫院的神經外科醫生BeecherScoville替他進行實驗手術,切除相信令他癲癇的部份腦內側顳葉,連2/3的海馬狀組織、扁桃體顳等也一併割除。
治好癲癇症 得了健忘症
當年醫學界以為,腦部所有組織都有記憶功能,切除部份不會影響記憶。偏偏手術後,莫萊森再無法記住新事物。從加拿大來看他的醫生米爾納(BrendaMilner)說:「每次我走入病房,他都好像從未見過我一樣。」朋友開玩笑說,問他借錢,大可以不還。新事物記不來,遠期記憶還不錯,他記得爸爸來自路易斯安那州、媽媽來自愛爾蘭,還記得大蕭條和戰時生活。
透過測試莫萊森,米爾納發現原來腦部最少有兩個用來製造新記憶的系統。一個叫陳述性記憶系統,專記姓名、臉容、新的經驗,依靠內側顳葉和海馬狀組織運作。莫萊森在手術中被切除大部份海馬狀組織,所以他腦海僅能儲存新事物20秒。
米爾納又從莫萊森腦部,發現另一個儲存新記憶的運動認知系統,依賴腦部其他組織功能,用下意識運作,令一個人學會踏單車後,即使多年沒踏,也不用從頭學起。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科學家坎德爾說:「米爾納對莫萊森的研究成果,是現代神經科學的里程碑。」
莫萊森54歲時被送到護理院長住,上周二因呼吸器官衰竭病逝,數小時後,科學家就開始素描他的腦部。另一名經常探訪他的醫生科金說:「他就像家人一樣,他以為我是他的高中同學。」他記不得新人新事,但醫學界卻會記得這個沒記性的人。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