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片爭議大<br>《舒特拉》被斥掠水

納粹片爭議大
《舒特拉》被斥掠水

納粹魔頭希特拉和大屠殺,向來都是電影的熱門拍攝題材,當中不少作品都引起過廣泛爭議。
2004年上映的《希特拉的最後12夜》(Downfall),是德國自二戰後60年來首部以希特拉為題材的電影,當初在德國開畫時爭議很大,評論狠批電影將希魔人性化,將他描寫成一個對別人關懷慈祥、壯志未酬的落泊政客,淡化了他的魔行。

男星艾德烈邦廸在《鋼琴戰曲》中演繹鋼琴家史標曼,在二戰死裏逃生的經歷。
資料圖片

《希特拉的最後12夜》開畫時爭議很大,評論狠批電影將希魔人性化。
資料圖片

《鋼琴戰曲》重現慘況

1993年,史提芬史匹堡拍攝講述大屠殺的電影《舒特拉的名單》(Schindler'sList),囊括了最佳電影及導演等七項奧斯卡大獎,但不能贏盡口碑,法國新浪潮導演高達直指史匹堡「根本不清楚大屠殺歷史」,卻借這件人間悲劇拍片賺錢。
猶太裔的波蘭斯基,當年曾以電影題材和其經歷太接近而拒絕執導《舒》片,但10年後終於拍成另一齣大屠殺電影《鋼琴戰曲》(ThePianist),將自己童年時經歷的大屠殺回憶,投射在顛沛流離的鋼琴家史標曼身上,將猶太人的慘況重現人前。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