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緩和,以烤鴨馳名的北京百年老字號全聚德,也終於決定在台灣高雄落腳,並選擇在歷史悠久的高雄「香蕉棚」開設台灣首家分店。以後,台灣居民「足不出島」,就可以吃到正宗北京烤鴨了!
北京全聚德要去台灣開分店傳言已久。日前,全聚德集團董事長姜俊賢跟團到台南考察,還自行離團跑到屏東養鴨場考察,並敲定了項目。
歷史建築「香蕉棚」開分店
本月4日,全聚德集團與高雄市河邊餐飲機構簽訂了為期18年的合約,雙方決定合作在高雄港三號碼頭、始建於1963年的歷史建築物「香蕉棚」內開分店,讓市民大飽口福。姜俊賢表示,台灣南部的鴨子瘦肉多,不適合烤鴨,北部鴨雖比南部好,但他還是認為以飼養50多天的肥美北京填鴨作原料,才是正宗,所以計劃先從大陸進口,再引進台灣養殖,台灣鴨只在過渡期用。近日將赴北京洽談合作細節的河邊餐飲機構董事長張素鑾表示,將向全聚德提出用台灣食材為原料,以提升高雄就業人口。她表示,只要用心研究,一定可在台灣養出適合全聚德品牌的台灣鴨。
全聚德烤鴨一直受台灣居民喜愛。兩年前,台北遠東國際飯店曾以重金禮聘北京全聚德師傅到台灣,進行為期10日的北京烤鴨宴,反應熱烈,每日賣出超過60隻烤鴨。而過去10年,北京全聚德一直有意赴台設點,當中不乏熱心台商積極拉線,全聚德也三番五次派人到台灣踩點,但最後都因找不到類似北京填鴨的肥鴨而告吹。
除了北京全聚德,上海知名餐飲企業「小南國」也有意進軍台灣。但有不少大陸餐飲業界擔心兩岸形勢不夠穩定,對赴台投資多抱審慎態度。
台灣《中國時報》/本報記者
海外分店僅5家
北京全聚德在內地有80多家分店,並已擴展至本港、日本、澳洲墨爾本、緬甸等地,但店數不多,原在香港灣仔的分店已於上月結業,海外分店現僅5家。
全聚德始創於1864年,迄今已有144年歷史。北京坊間甚至流傳「不上長城非好漢,不吃全聚德必遺憾」順口溜。全聚德一直是中共領導人宴請外國元首的例牌菜式。前總理周恩來曾多次把全聚德的「全鴨席」(以北京填鴨為主料,烹調出各類鴨菜式的筵席)選為「國宴」。美國前總統老布殊亦是典型全聚德迷。1999年1月全聚德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全聚德每年銷售500多萬隻烤鴨,接待500多萬人次,品牌價值近11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