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書店的時候有點意外的收穫,買到一本叫《魯班經》的有趣書籍。
《魯班經》不是春秋時代發明家及偉大工匠公輸般寫的書,而是明代作者把千百年來工匠大師建築、製作經驗集合而成的經典。書內附有大量的建築物、工具圖例協助說明,讓對建築、木工一竅不通的我看的津津有味。決定買這本《魯班經》倒不是因為突然對傳統建築或木工技術有興趣,而是因為魯班這個名字及因他帶來的美食與假期。為甚麼魯班師傅會帶來美食與假期呢?
老爸是經營木箱工場的,算是屬於木工行業或做三行的人。像那個年代的三行師傅一樣,老爸把魯班師傅當成祖師爺,每年六月十三日的師傅誕都會好好慶祝一番。我是工場的「童工」,每天放學少不免要到工場勞動幾小時,再回家做功課及溫習。可到了師傅誕這一天,下課以後不用到工場拆箱或送貨,可以好好看電視或跟朋友在士多旁邊踢球。到晚上就是吃大餐的時間。師傅誕的晚飯比過年還要豐富。大肥雞和燒肉是指定動作,有的時候還有蝦、冬菇和大條的魚(後來才知道是石斑),一眾兄弟姊妹愛吃的東西都有,又不用搶餸吃!還記得有一年因為生意好景,老爸在一家叫中央飯店的地方慶祝師傅誕,請了一些客人、鄉里及朋友大吃一頓。
這可是一家冷氣開放的茶樓呢!門外還有一家文具玩具店,擺着很多最新最潮的玩具──包括那個雙眼發出紅光及可以向前向後滑行的「電動機械人」。可惜,老闆孤寒得很,只肯「入電」讓機械人動了一次,其他時間都只是放在盒內,即使我們一班小孩多次央求他也沒有用!真激氣。不過,中央飯店果然是中央飯店。冷氣開放外還有美味的鹽焗雞、炸大腸、東江豆腐煲……,還有正宗的可樂、七喜、玉泉忌廉。我們乘老爸跟朋友、客戶喝酒喝的高興便拚命喝汽水,又把可樂七喜溝來溝去弄成顏色像「拔蘭地」般的飲料,真是好玩。
老爸退休後已聽不到有甚麼人再提師傅誕,我也幾乎忘記了這個人和這個日子。多得這本好書讓我重新認識魯班,讓我重新想起魯班師傅帶來的種種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