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赴布吉機場途中遇車禍的易先生,他的遺孀很勇敢。雖然喪失至親,情緒波動,這位未亡人秉持公正,向泰港兩地施加援手的各界致謝,尤其感激入境處兩位趕去當地協助的職員。「這是意外,無人需要負責。」生還者有這樣的胸襟,讓我們對香港人挽回不少信心,知道除了罵政府麻木無能和憤而拒絕交稅甚至揚言移民澳門乃至不敢自認是香港人的市民,還有不少是剛直不阿,不貪便宜,不亂卸責,不怨天尤人的積極好人。而得到易太太親筆撰文表揚,讓我們知悉,原來政府的危機應變速度可以快夾準,一經啓動,能排除萬難成事。
但是,為什麼遲遲不派包機,我認為是港府高估外遊市民的耐性,低估市民怨氣。事後檢討和馬後炮,留待分析員去做吧。從數字看,其實旅客中的自助遊人士大部份靠自己撲到機位,對港府打救並無幻想,這就解釋了為何包機多是吉位。我相信港人精於自救,只有少數是伸手派,望天、望特首與望阿爺打救,絕不是典型香港人的個性,就算民建聯刻意要慷庫房之慨建議大搞五億元得啖笑大抽獎,市民反應熱烈者甚少。各界步入經濟衰退生死嚴峻考驗期,習慣糖來張口者必然最先遭受淘汰。大家少沾政治油污,置勞什子的「梁展文效應」和「鄭耀棠效應」諸腦後,信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