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茫茫人海,你的一個決定便可延續他的生命。大學生鄭恬05年與十多名教友偶然下登記成為骨髓捐贈者;梁芳琪則感受過父親癌症病逝的傷痛。兩人都向毫不相識的血癌病人捐出骨髓,令陳詩琪及黃佩文得到重生的機會,只因施比受更有福。兩對無血緣關係,但體內有着同樣白血球的人,昨日初次相見,詩琪面對救命恩人,激動之淚奪眶而出,「冇咗你,我唔可以企喺度講嘢」。 記者:梁瑞琼
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轄下的香港骨髓捐贈者資料庫昨舉行2008年「骨髓捐贈者嘉許禮」,表揚40名曾捐贈骨髓人士無私奉獻,讓患者得重生希望,更有兩對骨髓捐贈者及受髓者初次會面。
手術後三周可赴拉薩
「第一次見,我覺得我哋好似,差唔多高,又黑黑哋。」黃佩文接受骨髓移植康復一年多後,昨首次與捐贈者梁芳琪見面。她表示,捐骨髓是很偉大的事,需要無私的付出,除了是無言感激,更擔心芳琪抽骨髓時是否很痛。
梁芳琪堅定的表示傷口比蚊叮還要細小,一點也不痛,第三天更想急着出院,抽骨髓三星期後到拉薩旅行,更是全團最健康的一位。她表示,自己只是付出一點時間及忍受一點痛楚,便可為患者帶來希望,故毫不猶豫作出捐贈。
家人反對是成功捐贈的最大障礙。梁芳琪的母親也反對她的決定,但最終也讓步。原來芳琪的父親因癌症病逝,感同身受家人患病時渴望得到治癒機會,她表示,完成捐贈後,更了解自己的付出,遠少於醫護人員及病人本身,「唔好諗捐咗一定幫到人,但唔捐一定冇得救。」她呼籲更多市民登記成為捐贈者。
約40歲的王金釧的太太是血癌患者,他則是骨髓捐贈者,但受髓者不是太太,而是身在美國的菲律賓人Christine。他表示,感受過患病家人的焦急,並在醫院目睹多名患者因等不到合適的骨髓而去世,故即使知道受髓者並非華人,也毫不猶豫作出捐贈。
女大學生效好友救人
二十多歲的鄭恬去年仍是個樂觀積極的大學生,05年與十多名教友偶然登記成為骨髓捐贈者,翌年好友率先捐出骨髓延續一名北京男士的生命,去年則輪到她,以骨髓延續陳詩琪的生命。她表示,好友的成功捐贈令家人放下擔憂,但當時正值考試,一星期後才可進行捐贈,擔心受髓者「頂唔頂得住」,幸最終仍成功移植。
已有一子一女的詩琪昨見到救命恩人,激動之淚奪眶而出,「冇咗你,我都唔可以企喺度同人講嘢、同人笑」。她與阿恬也有不少相同之處,二人都是基督徒,更認為性格也受阿恬的骨髓影響,「之前自己好執着,但而家唔會咁緊張。」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有否相識的人曾捐骨髓,可否告之詳情?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