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妮Talk:對自己負責任 - 溫敏妮

敏妮Talk:對自己負責任 - 溫敏妮

近排幾單新聞,令到好多對香港政府失望嘅人,更顯絕望。由包機事件,到的士塞東涌,一班高官個膊頭有幾「斜」,大家心中有數。金融海嘯,打工仔冇做錯嘢都驚飯碗不保,但一班高官做錯嘢都唔怕俾人炒!香港人只有一連串無奈。
即使有辦你睇,只要做到公務員,做嘢唔使負責任,但敏妮相信作為有智慧嘅靈長類動物──人類,就算對人唔負責任,都要對自己負責。

港美法律孰優孰劣

唔講唔知,喺香港買保險,如果證明到係推銷手法有問題,有誤導成份,當有乜事發生,保險公司要孭番法律責任。不過原來喺美國,即使證明係推銷手法有問題,但如果喺保單生效兩年後,投保人唔提出保險公司誤導,之後有乜事發生,保險公司都唔使孭法律責任。
對投保人嚟講,香港嘅法制似乎完善啲,但講公平嘅話,香港其實落後過美國。做任何一個投資,買賣雙方都要盡力保障自己,作為投資者或者消費者,點解唔主動去了解自己做咗乜嘢投資,買咗啲乜嘢,而要靠一個無限期嘅金鐘罩為自己設安全網。敏妮記起一句電視廣告對白,「……要識得保護自己」,投資者何嘗不是,做人最重要就係對自己負責任。
再攞雷曼迷你債券嚟講,先唔討論銀行職員有冇誤導呢個問題,單係睇番近呢年,銀行存款利息低到冇可再低,靠食息嘅投資者好受影響,作為銀行職員推介一種「債券」,可以收多幾厘息,雖然位銀行職員可能連自己推銷緊乜都唔係好清楚,但如果唔係雷曼出事,呢個推介又的確可以增加客人嘅投資回報。

回報高風險自然增

問題係大家忘記咗最基本嘅投資概念,就係回報高風險亦會高,本來定存攞一兩厘息,家陣變三四厘,多咗一兩倍,風險增加一兩倍好合理。如果對自己負責任嘅投資者,喺攞多一兩倍回報嘅時候,都好應該問吓自己可唔可以承受高一兩倍風險。
溫敏妮
http://wanmanli.com/bl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