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九份』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我有深深的罪惡感!」20年前在台北九份取景拍攝《悲情城市》,令九份一炮而紅的導演侯孝賢(圖),對當地的環境因而遭到破壞,深感歉意。他並批評地方政府擬借電影打造城市的概念,是本末倒置。
指電影打造城市本末倒置
侯孝賢前日出席一個座談會上,講述九份在《悲情城市》電影爆紅後的改變時說:「九份原本那麼漂亮,以前留下來瀝青的屋頂,老街平房,(但)拍片之後的兩年內,大家都來了,買房子,為搶景觀加高樓台,亂成一團。」侯孝賢稱,電影《海角七號》讓恆春、墾丁出名後,會步九份後塵,遊客到達後只顧誰在這裏拍戲,當地文化特色未必留下來。
21年前移居九份的地方文史工作者羅濟昆認同侯孝賢的說法。羅指出近年當地交通擠塞、停車困難、垃圾亂丟、景觀破壞等問題嚴重,很多建築與之前都不同,早年藝術工作在可以用廣角鏡找好的場境,但近年卻只能用長鏡頭抓特寫,聚焦在特定事物上。羅批評當地政府對環境破壞的無知。
不過,在九份土生土長的瑞芳鎮民代表林添麟則說,九份本來是鳥不生蛋的地方,現在成為熱門觀光地點,除了房屋有些許改變,山水美景還是一樣。九份,早期因為盛產金礦而興盛,礦坑挖掘殆盡後從而沒落。其後因《悲情城市》一片,為小鎮重新帶來生機。
台灣《聯合報》
悲情城市vs海角七號
《悲情城市》
上映日期:1989年10月21日
投資預算:1,900萬元
票房:3,491萬元
取景地點:台北九份
《海角七號》
上映日期:2008年8月22日
投資預算:5,000萬元
票房:超過4.7億元
取景地點:屏東恒春
備注:貨幣單位為新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