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球在金融海嘯中掙扎,美國候任總統奧巴馬和專家都說,那災情直逼1929年揭開序幕的大蕭條年代。大蕭條年代,有一張經典照片《漂泊的母親》(MigrantMother),一名流徙的農工媽媽愁眉不展托着腮,4歲小女兒將頭埋在她肩膊。小女孩現已是77歲的婆婆,她說這張照片讓她一家羞愧,但也帶來自強的決心。今天她有工做,有瓦遮頭,說明咬緊牙根,就可以走過艱苦。
婆婆名字叫麥金托什(KatherineMcIntosh)。1936年,她只有4歲,爸爸死了,媽媽湯普森(FlorenceOwensThompson)一個女人,帶着七個孩子,扛起一大頭家,她在當局安置下在加州做農場幫工,那個農場有工做就到那裏,過着漂泊無根的生活。
那年,女攝影師蘭格(DorotheaLange)看見他們,說想拍攝下她們的照片登報紙,要用這張照片反映出大蕭條年代的艱難時勢。湯普森同意了,但照片見報翌日,她已帶着孩子轉到另一農場做幫工。
有工做有瓦遮頭已夠自豪
照片中,湯普森顯得蒼老,但其實她只有32歲,滿臉皺紋都是逼人生活的軌迹。說起媽媽,麥金托什說,那時「農工營內人人捱餓,沒有食物」,「我們都為這張照片羞愧,我們不想任何人知道我們身份」,但「媽媽總想過好一點的生活。」
《漂泊的母親》這張照片界定了大蕭條,但湯普森卻絕不肯讓這張照片界定一家人的人生。麥金托什說,當時孩子都要幫手採棉花,又要跟媽媽流徙,無法安定下來上學,他們在帳篷或車中,常常被當地小孩欺負,叫髒兮兮的他們「回家洗澡」,他們躲起來哭,媽媽卻堅強地撐起一頭家。「我們一直沒有很多財物,她卻讓我們總有些財物傍身。她有時不吃飯,但總讓孩子有飯吃。」
在媽媽守護下,一家人總算安定下來,孩子都有工做。「我肯定自己永不要再過那種生活。我們一家都努力工作,我們都有好的工作,一直幹下去。當我們終於有自己的家,我們都住下去。」麥金托什說。
對於她來說,現在加州蒙德斯托替人清潔家居,這些年來一直有工做、有瓦遮頭,已經夠自豪。逆境中自強,她說小時候負責清潔一家人住的帳篷,令她做清潔工特別細心賣力。
走過大蕭條,如今又撲來金融海嘯,麥金托什說,她一人生的經驗,最重要就是儲蓄和不要肩負太多財務負擔。「人們餐飲餐食餐餐清,即使賺錢多的人也一樣。你應該盡力不讓這情況發生,還有選一個會為你做事的人。」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話你知:《漂泊的母親》為農民帶來食物
《漂泊的母親》深刻地表達出流徙農工的困苦和尊嚴,被奉為紀實攝影經典。當年小羅斯福政府請了多位攝影師拍攝貧民的生存狀況,負責的官員看過成千上萬照片,說這張是大蕭條的「終極照片」。這照片1936年刊出時,農工營苦況引起全國關注,聯邦政府馬上送食物來。
發行郵票系列
美國郵政總局1998年發行世紀回顧郵票系列,也用了這張相,當時相中小孩仍在生,打破了只為已離世十年的人發行郵票的慣常做法。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