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對話<br>中美1560億推動貿易

戰略對話
中美1560億推動貿易

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昨日結束,並取得40項成果,當中包括外資法人銀行獲准為客戶在內地同業市場交易債券,以及中美雙方同意兩國的進出口銀行合共提供新增資金200億美元(約1560億港元),以推動兩國的國際貿易。成果中最矚目,就是美國同意國際金融組織中的代表予以調整,以更好反映各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中變化的權重。

中國增話事權利外闖

美國更支持中國及其他重要新興經濟體系,為金融穩定論壇的成員。換言之,近年國力迅速增強的中國,在國際間的話事權將升級,有利主權基金及國企在海外投資,目前中國認為中國主權基金受到不公平對待,而美方亦承諾會改善,並通過中國外滙儲備和主權財富基金所做的商業導向投資,及加快審批中資金融機構的申請。
除外資法人銀行獲准為客戶在內地交易債券,中方亦在特殊情況下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臨時性通過海外關聯機構擔保或貸款方式增加其流動性。
東亞銀行(023)資金中心總經理潘李雄則認為,新業務對外資銀行和內地債券市場有正面影響,由於外資銀行和內地銀行針對客戶群不同,投資風格各異,所以不會造成競爭。
另外,在當前金融困境下,為保持中美兩國以及與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的貿易,中美兩國進出口銀行同意為貿易融資提供新資金,中國方面準備提供80億美元,美國則料提供120億美元,以在必要時幫助中美產品及服務出口。美國財長保爾森稱,資金將用於為發展中國家信譽良好的進口商提供貿易融資,以購買中美產品,估計可因而拉動總值380億美元的貿易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