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女性現經前綜合症候群

17%女性現經前綜合症候群

【本報訊】每月的周期性不適令很多女性痛不欲生,一項調查發現只有17%本港受訪女士出現經前綜合症候群(PMS),也只有1%人是患上較嚴重的經前不悅症(PMDD),比率遠低於澳洲。但本港專家估計受到中西文化差異影響,華人婦女普遍以為經痛是必然,故一直啞忍,但現時已有不少藥物可紓緩經期不適症狀。

1%人有經前不悅症

該項調查訪問了1,602位來自澳洲、香港、泰國及巴基斯坦,年齡介乎15至49歲的女士,了解她們的經前症狀及影響。結果發現,約有22%受訪者出現經前綜合症候群,4%則患有經前不悅症。約400名本港女性中,分別有17%及1%出現經前綜合症候群及經前不悅症,遠低於澳洲的43%及9%。常見的情緒症狀包括煩躁、疲倦及易怒,身體症狀則有腹痛、肌肉及腰背痛、乳房脹痛及腹脹等,近六成人表示工作表現影響最為顯著。

藥物有助紓緩症狀

香港婦產科學會主席林兆強指出,少數女士經前不適程度較為嚴重,出現多於一個情緒症狀,如憂鬱及焦慮敏感等,甚至影響工作及人際關係,醫學上便稱為經前不悅症。他估計由於華人女性較保守,誤以為經期出現症狀是必然而未有理會。不少女士經期時會以止痛藥及暖水袋等紓緩症狀,他指出現時有多種藥物可紓緩經期症狀,例如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可治療情緒症狀、止痛藥可減低乳房脹痛、口服避孕丸也可紓緩部份症狀。

常見經期不適症狀

精神方面:情緒低落
身體方面:疲倦

精神方面:煩躁易怒
身體方面:頭痛

精神方面:集中力下降
身體方面:肌肉及關節痛

精神方面:睡眠受影響
身體方面:乳房脹痛

精神方面:抑鬱
身體方面:體重增加

精神方面:焦慮敏感
身體方面:食慾下降

資料來源:林兆強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