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度易主<br>揚言無意成為國內台

七度易主
揚言無意成為國內台

亞視前身為英國公司麗的呼聲,1957年開台,為香港首個電視台。由80年代的澳洲財團至90年代的林氏家族,再到最近的查氏家族,七度易主;近代大股東更染着濃烈紅色背景,但亞視始終積弱多年。新任行政總裁王維基本身是浙江省政協委員,但他昨日說,自己一點也不紅。
王維基指出:「我冇中資背景,除咗係一個省嘅政協,我甚至同中銀冇聯繫。我係地道香港出世嘅典型香港仔。」強調自己普通話差及不了解國內人的品味,他還笑說昨日與亞視一名說普通話的同事傾談時,嘗試以普通話溝通但不成功,要改用英語。

「係香港人嘅電視台」

近年亞視替不少內地商品賣廣告,又常播放內地製作的電視節目,儼如半個國內台。王維基則表示無意把亞視變成國內台:「如果亞視要變成國內台,我冇興趣。亞視係一個香港人嘅電視台,我好憎靠人哋,香港人唔應該成日問阿爺攞嘢。」他續說:「即使有北面支持,我都唔要。因為咁樣並非長遠,根基打得唔好,我唔要短暫光輝。我係嚟打好根基嘅,用三年、五年嘅時間,要爭取北面支持,一定唔係我。」
亞視1957年開台,取名「麗的映聲」。81年,麗的電視首次賣盤,澳洲財團以1.2億元購入六成股權,翌年邱德根作出收購,易名為「亞洲電視」,在多項節流政策下達至盈餘。88年,麗新的林建岳夥新世界的鄭家純購入亞視三分之一股權,隨後林建岳父親林百欣增持亞視股權,成第一大股東。
林百欣接手後,即發動挖角戰,更重金禮聘挖走沈殿霞、何守信等無綫台柱,一度出現盛世。97年底亞視再度賣盤。有指林伯在位10年間,共虧損30多億元。
98年,鳳凰衛視主席劉長樂牽線,組具中資背景的新財團入主亞視,並由封小平為大股東。營運總裁吳征甫上任即裁員及減少自製劇集,終扭轉長期虧蝕的情況,更分別憑外購劇《還珠格格》及遊戲節目《百萬富翁》創下開台以來最高收視。
至02年,封小平宣佈離職,劉長樂成最大股東。其後亞視獲廣東省落地權,一度行情看漲,但仍無法解決財困。翌年陳永棋取代劉長樂成為大股東,亞視第六度易主。惜掌舵四年,陳永棋無法扭轉亞視虧損的劣勢。去年6月,愛國商人查懋聲入主,其後無綫前高層如費道宜及何定鈞分別上馬,近日卻相繼離職,加上早前曾裁員,變局頻仍,影響士氣。本報記者

本地電視台近期變化

《免費電視》
亞洲電視:上月合計裁員63人
電視廣播:本月初裁員212人

《收費電視》
有線寬頻:大股東九倉擬私有化公司,最終放棄
now寬頻電視:母公司電盈獲兩大股東提出私有化;本月推出自資製作的「now香港」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