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罵一個小孩 - 陶傑

打罵一個小孩 - 陶傑

如果香港爆發「九一一」,你信不信這個政府應付得來?
泰國包機爭議,搞得政府人仰馬翻,這次慘了,因為人人都看得出,特區政府患了一個不治的心理病,叫做「決策恐懼症」。
因為十年以來,特區政府像一個小孩,在四方的辱罵和嘲笑聲中消失了管治的意志。由於缺乏民選的權威,這個政府根本不敢做事,東也「諮詢」,西也「顧問」,遇到突發的危機,「諮詢」和「顧問」通通不管用了,幾百人滯留在異域的機場,香港的特區政府只有你瞪眼看我,我張大嘴巴看你,誰也不敢做主。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派出包機與否,「不做事」是最保險的選擇。派飛機,一怕「民意」會罵他亂花公帑:一小撮去泰國吃喝玩樂的遊客,要我們納稅人幫他埋單?二怕立法會議員追打質詢:花了多少錢,有沒有問過我們批准?三怕親中派向北京打小報告:曾蔭權僭越了外交權,沒有跟阿爺商量,私下與泰國外交部聯絡。
這三大威脅,其實一項也未曾發生,但十年以來,特區政府受過無數這等打擊和創傷。就像一個一年級學生,他做過幾門功課,錯了幾次,家長打一耳光,老師用戒尺敲一下腦瓜,同學爬過來,也抓他一把頭髮,再做功課,小孩咬着鉛筆,早已嚇得六神無主。
這一次,他眼巴巴瞪着一張新卷子,腦海一片空白。耳光、戒尺、臭雞蛋,四面八方如彈雨飛來。對這樣的小孩,事到如今,打罵已經毫無作用,他的學習能力早已窒息,決斷能力早已癱瘓,連做人的意志,也已經斷送掉,再硬迫他,他只有把桌子一翻,到天台去跳樓。
一個小學生淪落成這個樣子,家庭歷史和教育背景,都有問題,所謂「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吹水吹得完美,沒有人想到過,中國三千年宮廷政治文化毀滅創意生機和個人意志的巨大能量。指曾蔭權政府「董建華化」,其實是董建華他老先生從坐上特首這座椅子的第一刻起,就已經「中國化」。在前朝的環境,曾蔭權好好的,換了一個生態,人才也變庸才,因為在「中國化」的微波爐裏,「叮」的一響,天才也變成奴才。
誰當特首,也必然服從此一宿命。宿命,就是天理循環之下的黃金規律。事到如今,看不破這一層的人,才會對這個政府抨擊有加,譏罵無道,真正了解中國的歷史宿命的人,這時候反而會選擇沉默,這個可憐的小孩,別再打罵他了,宿命如此,他投錯了胎,他值得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