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環球經濟步入寒冬,在衰退陰霾影響下商品價格暴瀉,油價在連續兩日暴挫逾7美元後,昨已跌至每桶47.36美元近三年半低位,與今年7月中高位147.27美元比較,短短四個半月足足跌了100美元,貴金屬周一追隨油價暴瀉,但兩者昨於紐約早段回穩。隨着油價已逼近05年展開強勁升浪的開端,市場均相信其於40美元會有更強大支持。
目前美國仍是全球最大能源消耗國,因此美國正式公佈陷入衰退對油價打擊甚大,加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延遲減產,已令油價在周一暴挫近一成,收報49.28美元,昨進一步跌1.92美元或3.9%,至47.36美元,錄得自2005年5月20日以來新低,逼近05年5月低位46.2美元。
中印需求仍大
事實上,在1999年至2003年的四年當中,油價都是徘徊20美元至40美元,直至05年炒家以原油供不應求為炒作藉口,才始展現一輪瘋狂升浪,08年7月更升抵147.27美元的歷史高峯。昨晚紐約早段,紐約期油報49.82美元,升0.54美元。
隨着油價回落至炒作前水平,炒家反而憂慮原油供過於求,據彭博資訊調查顯示,市場預期即將公佈的原油庫存會連續第十周增加。阿聯酋亦表示,明年一月付運至日本、南韓及新加坡煉油廠的原油將按合約「一滴不減」,意味原油供應充裕。
不過,分析師普遍相信,即使環球經濟衰退對商品需求下降,但中國及印度等新興市場大力發展基建,對原油等商品需求仍然殷切,預料油價在40美元有強大支持。
產油國經常指油價合理水平應介乎每桶60美元至75美元之間,但美林曾在10月發報告指,即使油價跌至30美元以下,沙地阿拉伯仍能收支平衡,而阿聯酋及卡塔爾則分別要油價企穩40美元及55美元之上。
德累斯登籲「沽金買白金」
環球經濟轉壞拖累金屬價,倫敦三個月期銅昨跌2.1%,期鋁亦跌至3年低位。倫敦現貨金昨反彈3.29美元,報每盎斯772.24美元,現貨銀及白金則微升1.6%及0.4%。德累斯登分析師戴森表示,白金格價僅為金價的1.02倍,為1997年2月以來最低,同時亦遠低於過去二十年每周平均的1.5倍,戴森認為白金下跌風險有限,建議投資者應「沽金買白金」。
20年最慘
商品交易員勁減薪75%
隨着商品投資熱潮漸退,早前大事擴充商品投資部門的投資銀行不得不縮減開支,令一批前線商品交易員深受其害,除面對龐大裁員潮外,今年薪酬預計亦較去年劇減75%,為20年來最大跌幅。
油價、期銅及CRB商品指數自今年初以來大幅回落四成,令商品交易員花紅大減,獵頭公司KennedyAssociates估計,今年最高薪的金屬及能源交易員薪金連花紅只介乎100萬至150萬美元之間,較去年500萬至800萬美元大幅減少,當中高盛及摩根士丹利花紅或縮水六成。
NapierScottExecutiveSearch行政總裁斯普林格指,去年及今年上半年的商品狂熱已暫告一段落,整個商品市場近乎死寂。由於商品回報大減,高盛早前宣佈裁減部份商品部門員工,瑞銀亦結束場外工業金屬及能源交易部門,令商品交易員在短短一年間由搶手貨變成地底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