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帶傷劏黃𩶘䱽染食肉菌

工人帶傷劏黃𩶘䱽染食肉菌

【本報訊】市民處理海產要小心,由感染俗稱食肉菌引發的壞死性筋膜炎今年在本港肆虐,衞生防護中心今年已累積13宗食肉菌感染個案,較去年全年只有7宗幾乎倍增。最新一宗感染個案的患者是一名清潔工人,上月底工作時割傷左手食指,同日準備晚餐時處理黃𩶘䱽時懷疑受感染,現時在瑪嘉烈醫院留醫,情況穩定。
衞生防護中心昨日公佈一宗俗稱食肉菌的創傷弧菌感染個案,患者是一名在青衣居住的52歲清潔工人,在上月24日病發。

患處紅腫及痛楚

患者早上進行清潔工作時被玻璃割傷左手食指,晚上回家準備晚餐時曾處理黃𩶘䱽,未幾食指患處即出現紅腫及痛楚,隨即到瑪嘉烈醫院急症室求診,四日後入院治療,現時情況穩定,傷口樣本化驗結果顯示感染了創傷弧菌。
雖然近日天氣轉凉,並非食肉菌在海水的活躍季節,但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指出,由於不少輸港海產是在天氣較熱的東南亞水域生長,食肉菌又可以長時間附在海產上生長,即使運送時的冷藏過程也不能將細菌殺死,故市民在冬季時處理海產也不能掉以輕心。
壞死性筋膜炎是嚴重的細菌感染,可破壞患者身體的軟組織及筋膜,並可令感染者於12至24小時內死亡,患者或要截肢保命,最常引發壞死性筋膜炎的食肉菌則主要在溫暖海水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