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與包機 - 陶傑

危機與包機 - 陶傑

港式CEO最喜歡掛在嘴邊的白宮詞彙,叫做CrisisManagement,到了真正出點事的時候,「危機管理」的蹤跡在哪裏?
遊客在曼谷機場擱淺,鄰近地區、澳門、台灣,都各自派出了包機。人人都下注,香港本來最愛趕潮流,卻反而在一旁站着瞪看着,直到撞車死了人,這才如夢初醒。
危機管理,就是馬上決定:有多少人被困?要包幾架飛機?要花多少錢?身為特首,坐在前港督府,一小時內擁有這些資料,不會做不到。
年花二千萬聘用了一批副局長和政治助理,派幾架豪華包機,不會超過一百萬。算一算這盤帳:派幾架包機去,藍天白雲,飛機頭還可以插着一面曾蔭權的半身肖像,天神一樣,從天而降,打開機艙,一干飛虎隊員跳出來,把一干哭哭啼啼的香港遊客扶上飛機,就像經歷末日審判之後,上帝把積陰德的人,派天使來接去天堂。
只須花費五十萬到一百萬,曾蔭權政府就可以購買到如此感動人心的畫面,比起年花二千萬,請了一批副局和政助,而後被香港人嘲罵得狗血淋頭,包機這筆小小的花費,百分之一千,值回票價。
然後通知傳媒:由新聞處統籌,邀請各電視台派記者隨機出發,費用自付,到了曼谷,拍下香港遊客摟抱着飛虎隊和空姐的鏡頭,將來儲存政府檔案,二十年之後,就變成懷舊歲月獅子山下之類的集體回憶,這筆花紅,由電視台老闆支付成本,已經省回一筆。
在機艙裏,心戰室人員指定電視台記者訪問一個老婆婆:「你這次平安脫險了,最感謝邊個呀?」老婆婆擁着曾蔭權的肖像親吻着:「我最感謝當奴呀,佢救了我這條老命呀,回家之後,我會叫孫女,一生一世,都要記掛着曾特首的恩德呀……」然後泣不成聲。
統治一個婆婆媽媽的中國人社會,有何難處?兩字記之,曰「煽情」,這就是政治。當然,包機也有危機:曼谷只開放軍用機場,行政由軍人控制,飛機起降,有沒有正常的安全程序?從控制塔到機件檢查,會不會出事?馬上召集民航處長和泰國駐香港領事,與曼谷開一個視像會,由泰國佬保證,軍方機場安全,有人負責了,飛機當夜出發。
危機管理,包一架機就得了,不是哈佛MBA課程的一套吹水理論,很簡單的事。不錯,泰國還沒進入戰爭狀態,但納稅人平時交了稅,平時嬌生慣養,這時就要政府提供一條龍服務。但十年的「港人治港」,患了「決策恐懼症」,它怕中國,怕立法會,怕民粹,怕這個,怕那樣,從前在英國,即使調一個掃街佬來當港督,香港人心服口服。犯賤吧?這個妙趣橫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