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林頓面前 潔篪賀希拉莉

在克林頓面前 潔篪賀希拉莉

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莉(HillaryClinton)獲提名為國務卿,中國外長楊潔篪已親自致電祝賀她,昨日更當面對在香港召開慈善組織會議的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說:「請代我向希拉莉致以熱切的祝賀。」希拉莉的兩岸政策預料將回歸戰略模糊,但貿易立場可能轉趨強硬。俄羅斯對希拉莉任國務卿感到悲觀。

兩岸政策料回歸戰略模糊

楊潔篪和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夫人(GloriaArroyo),昨日在香港出席由克林頓發起的「克林頓全球倡議」(ClintonGlobalInitiative)亞洲會議時,先後就希拉莉獲提名為國務卿祝賀克林頓。但克林頓可能不想太太搶去會議的風頭,沒有回應。中國外交部表示,中美關係近年取得重要進展,楊潔篪期待進一步以建設性態度發展兩國關係。
中美1979年建交後,美國對於在甚麼情況下會「協防」台灣,一直含糊其詞,目的是令海峽兩岸都有顧忌。現任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上台後,將「戰略模糊」政策改為「戰略明確」,表明若中國無故攻台,美國會全力協防台灣;如果台灣宣佈獨立,則不能指望美國幫忙。希拉莉參加民主黨初選時,發言人已表明她會「保持戰略模糊」。

中美貿易料採較強硬立場

在貿易問題上,希拉莉曾嚴詞批評喬治布殊執政七年多,面對崛起的中國束手無策,美國高達1/3貿易逆差來自中國,巿場上更滿是含毒的中國海鮮和玩具。加上候任總統奧巴馬也敦促在海外擴張的美國企業回歸本土,令分析相信,美國新政府對中美貿易將採取較強硬的立場。
除了兩岸政策,希拉莉上任後能否調停印巴關係,是另一重要考驗。印巴都是核子國家,印度孟買上周大屠殺的槍手,證實全部來自巴基斯坦,令兩國關係轉趨緊張。但希拉莉與印度的關係一向密切,當上參議員後曾訪問印度,她的競選活動也獲得美籍印度人大額捐款,外界關注她會否偏袒印度,影響巴基斯坦與美國合作反恐。
國際普遍歡迎希拉莉擔任國務卿,但俄羅斯政界反應悲觀,杜馬下議院的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柯沙契夫(KonstantinKossachev)認為,希拉莉和蓋茨擔任國務卿和國防部長,只會延續現時的政策,他們是「美國主宰世界……堅決維護美國利益思維的堅強支持者」。
法新社/美聯社/中央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