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處理派遣包機到泰國接載港人決策混亂,究竟那些問責高官及高級公務員須承擔責任,政府至今未有交代,反而不斷被揭發決策過程中,問責官員與公務員之間、高級與下級官員、部門與部門之間出現互相推卸責任情況,負責跨部門協調工作的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事件中更恍如「隱形」,要到特首下指示的一刻,才插手事件。
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在今次事件發生時不在香港,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昨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會議表示,據他了解,負責署任李少光職務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只吩咐保安局常任秘書長張琼瑤「搞掂佢」,但張又將責任推到副秘書長魏永捷身上。
涉外交事宜 須高層溝通
除了保安局內出現將決策責任向下級推卸的情況,政府部門之間也出現互相卸責。保安局消息人士稱,他們雖然負責營救港人,但聯絡航空公司安排包機等事宜,應由運輸及房屋局負責,又指該局副秘書長李忠善均有出席本周日的記者會,李卻全程沒有發言。
運輸及房屋局消息人士則說,有關向泰國爭取機場降落時段安排,並非他們一個政策局可以決定,也不是其職權範圍,特別是涉及與外交部交涉,必須由更高層與中央溝通。
但更令部份政府高級公務員不滿的是,負責協調政府各部門的唐英年,理應知悉事件嚴重性,以及必須協調跨部門工作,可是唐英年沒有一早出手,到事情惡化,特首曾蔭權開腔委派他全權統籌,才直接參與事件。該官員指以往許仕仁擔任政務司司長時,經常積極參與跨部門協調工作,未聞要被動地由特首指派。
李少光昨日表示,本周日保安局決定不派出包機時,最高決策官員是張琼瑤及魏永捷,他本人亦得悉過程,但他不了解唐英年有否參與決策。他表示,將向政府高層提交事件報告。據悉報告將交與唐英年。
官員心態:最好唔做決定
身兼行會成員的工聯會會長鄭耀棠昨日表示,梁展文事件發生後,很多公務員和高官產生很大心理壓力,「邊個伸個頭出嚟(指決定花公帑派出包機),𠵱家就冇事,但日後追究起責任時就好大問題,佢哋怕就係怕呢度。」另一名行會成員則說,現時不少官員均抱着「不做不錯、少做少錯」心態,「總之唔關自己局嘅事,最好唔好做決定,常秘等局長做決定、局長等司長或特首做決定!」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同,唐英年有責任擔起統籌工作,現時包機問題受批評,唐英年要負上責任。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