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生雜文:放水浸街,搶錢救市 - 孔捷生

孔捷生雜文:放水浸街,搶錢救市 - 孔捷生

以前有部港產片《搶錢夫妻》(蕭芳芳、許冠文),日本也有一套片《搶錢家族》,卻都不及今日大陸的專業搶錢族那麼瘋狂,請聽他們鏗鏘有力的誓詞:「十天內敲定,五十天花完!」
原來中央出台四萬億投資計劃,以擴大內需,振興經濟。阿爺「放水」,如同祠堂分豬肉,於是各地聞風而動,立刻掀起了「搶錢」熱潮。以前聽說過「跑官」,如今卻是「跑錢」,換言之,就是各地都派出手眼通天的鑽營慣家進京「跑錢」。據悉,國家發改委門前車水馬龍,專業「搶錢一族」各師各法,進行手段與門路的大競賽。
別以為這塊大餅都是地方哄搶,近水樓臺的中央部委也急紅了眼,忙不迭地催促這個企業那個集團快來「跑項目」,以便官商兩造坐地分肥。於是就有了前述那個搶錢口號:「十天內敲定,五十天花完!」
五十年前「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之衞星競放,恍如時光倒流。眼見熱錢開閘,銀行要突擊放貸多少千億,建造保障住房要投入多少千億,修建鐵路、公路要投資多少萬億……真是「機器一響,黃金萬両。」
有時想想,大陸這「舉國體制」真是很奇妙,不但可以傾全國之力辦奧運,亦可傾全國之力去奪金牌,再有神X飛天,嫦娥登月,簡直無所不能。就連救市也啓動舉國體制──大家一起來燒錢!
香港有政客建議政府「放水浸街」,按人頭全城每位派千元消費禮券,作為救市的一味藥引子。筆者對此不予置評,只曉得北京政府從無此念,中國人民素質低,非但不能「還權於民」,也不適宜「還利於民」,給百姓派錢,他們捨不得花,都存起來怎麼辦?錢的終極支配權必須牢牢掌握在政府手裏,由「國家意志」攤派給公共項目,只要建設熱潮平地起狂飆,則內需擴大,經濟振興,人民與黨和政府的依存程度更深了。這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所在。
由此可見,所謂「舉國體制」,即中央集權加上中央集錢。坐擁全球第一外滙儲備的中國,公積金欠賬極大,社保金巨額虧空,別國的綜合社會福利,吾國普通百姓只能望梅止渴;還有就是政府行政管理支出遠高於民生領域支出的比重。蓋本朝既非藏富於民,亦非藏富於州郡。按說辦事最多的是地方基層政府,此係正金字塔形;若論財政,卻是倒金字塔形,中央壟斷了最大的財力。即便沒有金融海嘯,下級進京「跑錢」也長年絡繹不絕。這種畸形的財政制度,完全是中國權力結構所決定的。天不變道亦不變,此為無法撼動的中國特色。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