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亞萍獲頒劍橋博士

鄧亞萍獲頒劍橋博士

擁有18個世界冠軍頭銜的中國「乒乓女皇」鄧亞萍,在香港時間昨日喜獲英國劍橋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令她豐盛人生中再添精采一頁。「激動心情不亞於奪得奧運會金牌。」她表示,將用自己學識和經歷,為國家作貢獻。據悉,在劍橋大學近800年的歷史中,這是第一次有像鄧亞萍這樣的世界頂尖運動員拿到博士學位。

35歲的鄧亞萍昨日在劍橋大學基督學院畢業,獲頒經濟博士學位。她的丈夫林志剛和兩歲的兒子林瀚銘以及當地的一些朋友陪伴着她,按照劍橋古老傳統完成頒授博士學位儀式,並在禮堂前的草坪上打開香檳慶祝。「你是鄧亞萍吧!」當鄧亞萍興奮地和丈夫、兒子照全家福留念時,還有許多認出她的學生和遊客圍攏過來,要與她合照、要她簽名。

「像我登上領獎台一樣」

「像我登上領獎台,都是一樣的,是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的成就。」鄧亞萍談到拿到博士學位的感想時表示:「博士學位僅僅是一個起點,對我來講,路還很長,無論做甚麼,我都希望為國家、為社會做最大努力,利用我的學識和經歷,為中國發展做貢獻。」
鄧亞萍在1997年結束運動員生涯後,開始了11年的求學之路,分別在清華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和劍橋大學學習,先後獲得英語專業學士學位、中國當代研究專業碩士學位和經濟學博士學位。

「乒乓女皇」鄧亞萍擁有18個世界冠軍頭銜。設計圖片

由只懂中文到寫英文論文

從打球到讀書,從「武」到「文」,這位乒乓球界傳奇人物回憶說,她在1998年首次赴劍橋學語言時,因目睹別人的畢業典禮,燃起在劍橋讀博士的想法。
從只會說中文,到如今英文達到母語水準,並用英文完成博士論文,鄧亞萍付出了艱苦的努力。「當時是這樣一個夢想,但覺得自己沒有這個機會。後來真的在劍橋讀博士,也確實付出了非常多的代價。」她總結11年的求學生涯時說:「我覺得只要敢想,並且腳踏實地去做,你還是可以成功的。」
她在讀書時,還要兼任國際奧委會和北京奧組委的工作。好在她的博士論文也與奧運會有關,題目是《全球競爭中的奧林匹克品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案例分析》。她說,希望自己的博士論文能更深層次研究奧林匹克運動,「不僅僅是研究奧林匹克運動的精神層面,而且體現在奧林匹克品牌的商業價值上。」
新華網/本報記者

鄧亞萍獲頒博士學位後開心地接受親友祝賀。新華社

小個子苦練成「乒乓女皇」

身高只有1.5米(4呎11吋)的鄧亞萍能在乒乓球壇取得好成績,甚至能在奧運中衞冕女子單、雙打金牌,確實令部份人跌眼鏡。鄧亞萍5歲開始打乒乓球,但因個子矮小,無緣加入河南省隊。不過,經過多年奮鬥,她終成為「乒乓女皇」、「小個子巨人」。

「我是那種很要強的人」

鄧亞萍從小便隨父親學打乒乓球,其身高沒有影響她的戰績。自1988年加入國家隊直至她1997年退役為止,鄧亞萍18次取得世界大賽的冠軍、連續8年女乒世界排名第一,而且在她的運動生涯中,僅輸過3位外國選手:南韓的李粉姬、俞順福及一位匈牙利選手。不過,當鄧與她們第二次再遇時,她全都贏了。
內地有評論家認為,鄧亞萍是少數的技術全面、心理質素極佳的運動員,她反手長膠的打法,不但能磕、擋、擺等,與對手拉來拉去,更可以進攻,令鄧亞萍難以被人超越。
「我是那種很要強,性子很倔強的人,因此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鄧亞萍就憑着這個簡單的信念,在運動事業、學業上,都取得好成績。本報記者

鄧亞萍簡介

生日:1973年2月5日

出生地:河南鄭州

家庭:丈夫林志剛(前國家男子乒乓球隊球員),兒子林瀚銘(法國巴黎出生)

現職: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副主任

威水史:
1978 加入鄭州市乒乓球隊,年僅5歲
1983 在全國少年乒乓球賽獲2項冠軍
1988 全國乒乓球錦標賽女子單、雙打冠軍
1989 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女子雙打冠軍
1992 巴塞隆那奧運乒乓球女子單、雙打金牌
1996 亞特蘭大奧運乒乓球女子單、雙打金牌

資料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