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習近平錯估中歐關係? - 李平

盡論中國:習近平錯估中歐關係? - 李平

中國與歐盟近日衝突頻頻,從中歐峯會取消,到中國押後定購空中巴士,再到中國不理歐盟、美國交涉,處決被控為台灣充當間諜、曾旅居奧地利的科學家伍維漢,雙方關係陷入低谷。奇怪的是,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11月21日會見歐洲客人時還表示:「目前,中歐關係步入了最活躍、最富有成果的時期。」
是習近平錯估了中歐關係,還是中共高層調整了對歐關係的戰略?觸發中歐對抗加劇的導火線,似乎是法國總統、歐盟輪任主席薩爾科齊堅持將在波蘭會晤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但是,這一消息是在11月14日公佈的,是在20國金融峯會之前,更在習近平的談話之前。
北京要取消中歐峯會,必定要經過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這一決策最高層次研究,不會貿貿然行動,其戰略意圖何在?對薩爾科齊見達賴予以施壓、報復,恐怕只是原因之一。要說報復,內地民眾、輿論對京奧聖火今年4月在巴黎傳遞時受到阻撓一直耿耿於懷,如今也算是報了一箭之仇。

內政不穩對外越強硬

對外政策的調整往往是內政變化的體現,內政越不穩定,對外就越需強硬。在金融海嘯冲擊下,內地裁員潮、中小企倒閉潮頻現,民怨載道,如果北京再以巨額外滙救援美歐,又不能在政治問題上企硬,中共領導人如何向民眾交代?
因此,中歐關係的緊張可能是北京安撫內部的需要暫時佔了上風。中共喉舌《人民日報》旗下環球網的調查顯示,支持中國推遲中歐峯會的網民多達97.9%。令人擔憂的是,網上充斥「中國腰板硬了」、「犯我國威者,雖遠必誅」的言論,是否也為北京高層所認同?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