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寒冬快將來臨,四川野生大熊貓面臨死亡威脅。大地震半年後卧龍餘震不斷,已逃往山上的大熊貓為避寒跑回山下,但水源已遭污染,竹子產量也漸少,受傷瘦弱大熊貓罕有地闖民居求救,一隻更因飲污染水「屙爛屎」而死。海洋公園專家料將有更多大熊貓遇險,將籌款為保育區提供淨水丸、貨車等助救大熊貓。 記者:翁煜雄
野生大熊貓甚少闖民居,但20多日前卧龍耿達鎮一農民發現一頭瘦得僅60公斤的國寶「駕臨」。四川卧龍自然保護區工程師譚迎春在港憶述,他接報後將該頭10歲雌性大熊貓送往治療,但牠不斷「屙爛屎」,終在10多天前逝世。另一頭同時跑到民居的10歲雌性大熊貓也有消化系統問題,幸已好轉。四川省林業廳項目官員仇劍解釋,四川512地震後,大熊貓已逃往山上,但近日因寒冷而跑回山下。地震引致的泥石流污染了下游水源,大熊貓飲用污水後損壞了內臟,「那頭拉稀屎後死亡的,該是飲了污水。」
無家可歸逃到民居
仇劍續稱,四川有27個大熊貓保育區遭破壞,餘震不絕,專家仍未能入區,只靠飛機拍攝照片判斷野生大熊貓生活情況;因棲息地遭破壞,大熊貓只好廝殺爭地盤,弱小的被迫無家可歸,加上冬天竹子產量大減,大熊貓只好逃到民居。
血濃於水,在港的盈盈樂樂、安安佳佳「不忘」為同胞出力。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副總監吳守堅說,大熊貓基地震後重建基金,已撥款260萬元為四川保護區添淨水丸等,有助淨化水源的細菌病毒,以及提供小型貨車、電腦等,助專家盡快重入保護區。「呢個幾月係大熊貓生存關鍵時刻。」他說本月將辦大型籌款活動,有意捐助可瀏覽 http://www.opcf.org.hk/chi/index.asp。地震時都在工作的仇劍及譚迎春,猶有餘悸,但也想重返通道未重開的保護區,「很想再親眼看看牠們,現在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