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育優才 被批慢數拍

港府育優才 被批慢數拍

【本報訊】過去兩年本港冒出跳級入大學的神童,如9歲的沈詩鈞、14歲的何凱琳,港府聲言努力發展資優教育,更斥資二億元成立資優學院。惟事隔一年多,學界人士質疑,香港資優教育學院主要以互聯網及非面授培訓為主,不適合本港。

只教家長 未教學生

港府2006年11月通過撥款成立香港資優教育學院,揚言為資優童提供適當課程及培訓等,並於年初成立。該學院院長湯敏思曾說今年可為資優生提供33個課程,包括人文學科及數學等,預計近2,000人可報讀。但根據該學院網上資料,該學院暫有少量資優家長課程,未見資優學生課程。
優才書院校長兼天才教育協會會長陳家偉坦言,學界最近才收到該學院的單張,課程只是教老師如何培訓學生,而且只注重以網上培訓,認為方法不適合本港。他建議教育局與大學或教育機構合作,提供資優課程。他批評,教育局沒有重點發展資優教育,步伐較其他地區慢許多,像新加坡已設立兩至三間學校,專門培育資優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