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起警察制服,警司麥桂成平日多坐在辦公室指派下屬;換上義工的T恤,他搖身一變,成為聽命於人的義工。工作不同,但麥Sir認為服務宗旨一樣,「做咗半世警察,又做咗20幾年義工,點人做嘢或者俾人點,都無所謂囉。」
「做義工要放下身段」
麥Sir是警務處服務質素監察部警司,之前駐守過交通部等多個單位。本身是運動癡的他,讀書時是田徑、游泳及乒乓球好手,畢業後投身警務工作,對體育仍念念不忘,加入多個體育總會擔任要職。
可能是因利成便,麥Sir在田徑場上認識了當時是本港短跑好手黃慕貞,二人結婚後成為推廣本地體育的夫妻檔。夫婦二人21年前更「造出」今屆北京奧運三項鐵人賽的港隊代表麥素寧,一家三口,運動世家。
「太太改變咗我好多,因為佢我先開始做義工。」1984年美國紐約舉行傷殘人士奧運會,麥Sir第一次帶隊遠征,之後就與體育義工結下不解之緣,06年多哈亞運及今年奧運馬術賽都做過義工,今年再接再厲,加入09年東亞運動會義工行列。
麥Sir平日多是指派同事工作,但義工工作截然不同,除要聽命工作單位及現場警員的指示及安排,也要向市民講解體育比賽及計分方法,「有時要做埋廁所長,即係向市民指示廁所位置;做義工要放下身段,最緊要佢哋睇得開心,享受賽事。」
市民一句「多謝」、「唔該」是麥Sir做義工的動力。他說,做義工雖然經常被人點,但就做得開心過癮,「做乜崗位都唔緊要,最緊要就係幫到人。」還有五年就卸下制服退休,但麥Sir說會繼續做義工,不願除下這件義工衫。
記者 馮永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