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隔行如隔山」。
一個醫生在手術燈下看得見大動脈的位置,要他也能看出一隻鴨有沒有用過瀝青來拔毛,中間的確隔着一座山,那是專業技術含量甚高的人造假山。有些山,只要有心,就一定有力爬過去,看見跨界別跨行業的輪廓。
一個醫生,當然會因專業不同,或過了好奇心的年紀,不知道目前紅遍內地的陳醫生陳奕迅是誰。不看電視不看娛樂版不聽收音機,真會跟演藝名氣界絕緣;有些人更以不看電視為榮,可忘了電視也有不同檔次的選擇,只聽歌劇,以驕鄉里,有些更以驕傲的嘴臉,強調從不看港產片,這也是本地文化兩極化的普遍現象。可是一個名醫如果還有個在唸中學的孩子的話,不懂陳奕迅是誰,又如何了解子女的心態,進行更有親和力的溝通?沒有跨界別的基本認識,今時今日抱這種服務顧客或服侍親友,正如劉華所說,是不夠的。
這些好像與自己本業利益無關的知識,不能歸類為冷知識,冷知識冷到一個程度,追求只為樂趣,知不知由你。如果在海嘯中還沒上岸,還要努力加餐飯,如果還對自己的專業有非關生計的尊重,「潛知識」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專業的臨床心理學家,只看高達、艾慕杜華的電影,萬一有個病人忽然聊起自少沉迷三國演義,對吳宇森拍的《赤壁》讓諸葛亮替馬兒接生不滿,你的「冷」或「潛」知識只限於知道JohnWoo進軍好萊塢,不曉得有《赤壁》,又如何換到傾訴者的信心?有些資訊被冠以「潛」的稱號,就是因為不知道甚麼時候會冒出頭來助你一把。那個隔行的山也不難爬,對世界發生的事情抱持謙虛好奇就夠了。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