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醞釀救市第三擊 - 李平

蘋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醞釀救市第三擊 - 李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昨日舉行會議,研究明年的經濟工作,為即將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會議強調,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和造成的損失將進一步擴大,中國明年的首要任務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因此必須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注重綜合運用減稅、擴大中央政府投資等手段,積極擴大消費、特別是農村消費等。
自1994年開始,中共中央、國務院一年一度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翌年經濟增長的速度及相應的財政、貨幣政策。近兩年的會議都在12月的第一周舉行,由於今年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由以往的12月中旬提前至12月4、5日在北京舉行,雙方勢必談及聯手救市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要因此押後一個星期召開。
由於以往最受關注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都已提前調整,外界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如何推出繼4萬億元投資、重鎚減息之後的救市第三擊,以拉動內需、刺激經濟增長,達致「保8」(保證經濟增長率達到8%)目標。
內地各省市在擴大投資方面已層層加碼,目前公佈的總投資接近20萬億元。但這種以政府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在98年已使用過,成效有限。前總理朱鎔基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公佈,98年GDP(國內生產總值)增幅為7.8%、99年為7.1%。但國家統計局的《中國統計年鑑》顯示,98年的GDP實際增幅只有6.87%,99年更只有6.25%,未能完成「保8」任務,更遠遜於97年的10.95%。
根據國家發改委今年初公佈的資料,內地去年GDP增長11.4%,其中,消費的貢獻佔4.5個百分點,高過投資和淨出口的4.4個百分點、2.5個百分點,顯然是受益於去年股市、樓市暢旺,居民樂於消費。但是,上海、深圳兩地股市總市值,從高峯時的39萬億元,降至前日的12.3萬億元,縮水26.7萬億元,比今年10月底居民存款總額21.1萬億元還多,各大城市的樓價也大跳水,居民何來消費意欲?
筆者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除落實減稅、擴大投資之外,有必要推出刺激消費的救市第三擊,既要讓市民有錢,又要讓市民敢花錢。中央政府及相關部門近期公佈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減少買賣樓宇稅費、增加城市和農村貧困家庭補貼等,還不足夠。
其一,惟有直接推出挽救股市、樓市的措施,才能挽回市民消費的信心。中央政府必須正面回應市場要求設立救市基金、買樓退稅的呼聲,否則將打擊市場信心。中央如果不能推出救市基金,也必須敦促社保基金、中央滙金和大型國企增持股票。
其二,市場期望將居民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由現時的2,000元上調至5,000元,在發改委否認全國大加薪後,此一方案更顯得逼切,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時決定,可趕及12月下旬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批准。
其三,現時的一年期貸款、存款利率分別為5.58厘和2.52厘,仍高過2002年的5.31厘和1.98厘,與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並不相應,都有再次大幅下調的空間,以鼓勵投資和消費。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