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以集郵精神,用名片冊來收藏客戶、廠家和行家的名片,至今已過千。惟幾年前起已懶得收藏,或者,名片已Tempo化,再也不是要來收藏的了。
行走江湖,人們都愛玩交換名片的遊戲,我也享受設計名片的過程,收到別人的名片時,猜對方也曾花過心思設計,作狀也得端詳五秒,甚或擠出點讚嘆,卡耐基教的。
以前把收集來的名片仔細「入冊」,頗有珍惜的味道。世界變了,現在把新名片轉變為vCard後,便會逐一撕棄,手法似欠恭敬。有些名片連「入機」也嫌多餘,扔在書桌一旁,由它們自生自滅。
名片冊是朋友介紹我用來整理客戶資料的好幫手,但他現在只消給妙齡助理揚聲:「同我call阿邊個」便可,全然聲控。
最初以為,名片冊內的人物,都是事業夥伴或貴人。然而,單純收藏是不夠的,初見面時的良好印象,會面後的厚顏跟進或借故聯誼更為關鍵,否則又是有緣無份的浪費光陰。
教人稍為遺憾的,是每隔時日重溫名片冊,都會發覺尚存活的公司買少見少,那些中小企總是短命的多,金融風暴將又帶走幾個?偶有相識離職,可能也令生意「人走茶涼」,加上危機感這幽靈纏身,做小生意的也就要不斷開發新客,不斷接新名片,快鏡下如倉鼠跑輪,煞是奔波。
幾本名片冊,印證自己的收片生涯,那些見過的面孔、握過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