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通京官 掃除國美在港借殼上市障礙<br>黃光裕涉行賄

買通京官 掃除國美在港借殼上市障礙
黃光裕涉行賄

大陸首富黃光裕自上周五被揭因涉經濟問題,而遭公安帶走至今,短短幾日,內地媒體出現多個有關他涉案的版本,且案情越來越驚人。昨日有報道指,黃遭調查,與今年8月被「雙規」(在規定的地點、規定的時間交代問題)的商務部前條法司巡視員郭京毅「爆大鑊」有關。據悉,黃涉行賄郭等人,目的在於打通國美電器在港借殼上市的障礙,當時他欲將其持有35%非上市國美電器股權注入上市公司,但不符合規定。直到2006年,卻突然獲商務部批准。

據悉,黃光裕和公司部份管理層目前仍遭公安部門和證監會聯合調查,並未如報道所指,已獲釋回家。據黃持有的鵬潤地產內部人士透露,早年國美電器要整體到香港上市時,黃欲將自己持有國美母公司的35%非上市股權注入,但當時商務部規定,中外合資商業零售企業,外方股份比例必須在65%以下,因此他自己持有35%的股權,不能全部注入上市公司成為外資。黃曾對此表示遺憾。
但到06年3月末,黃接受專訪時卻透露,國美電器將母公司一直未上市的35%資產注入香港上市公司的申請已獲商務部批准。此舉違反國家有關規定。而商務部對他開綠燈,據悉與他涉行賄郭京毅、鄧湛等有關。

商務部正司級巡視員郭京毅

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鄧湛

涉三聯商社股票內幕交易

對黃光裕涉嫌行賄之說,國美電器副總裁何陽青在接受內地採訪時,持「不否認不承認」的態度。但有熟識黃的人士透露,黃本人不承認這條指控,並指僅憑目前證據,仍然未能將黃定罪。
此外,昨日亦有報道指,黃光裕遭調查,或涉「三聯商社」股票內幕交易案。
今年7月29日,北京戰聖投資有限公司通過競投,成為三聯商社第二大股東。但中國證監會調查發現,資金卻來自於國美電器。事件因此被質疑存在「內幕交易」,有關部門正對事件調查中。
這是黃光裕第二次遭公安部門展開調查。早在2006年,黃俊欽和黃光裕兄弟在中行北京分行涉違規貸款13億元,被公安部正式立案調查,但最終被他擺平,化解了這場危機。而當年黃氏兄弟均未受到公安部門帶走。

黃光裕被抓消息傳出後,北京一家國美分店門可羅雀。法新社

國美內部啓動緊急預案

到目前為止,海內外媒體對黃光裕被拘捕調查的原因眾說紛紜,且至少有「行賄官員」、「內幕交易」、「操縱股市」、「違規貸款」、「挪用上市公司資金」等等,莫衷一是。
截至昨日,北京市公安局方面對本案仍無正式消息,而國美電器方面,亦一直以「沒有收到任何法律文件」為由,回答查詢。
而由於黃光裕的「失蹤」,已引發國美內部啓動緊急預案。國美前晚深夜結束了一場全國緊急視頻會議。由首席執行官陳曉出席並主持了會議。會議討論了對媒體、供貨商以及普通員工的統一口徑,並根據會議內容將制定具體公文,即日下發至遍布全國的800多家門店,以安撫各方面可能存在的恐慌和質疑。
此外,據消息人士透露,國美一合作銀行昨日已下令緊急核查國美集團及黃光裕關聯企業的貸款情況。
廣州《21世紀經濟報道》/《上海證券報》

黃光裕涉案逐日曝光

21/11 內地《世界企業家》雜誌網站首爆消息,指黃光裕因涉土地違規等經濟問題,11月17日被公安帶走

22/11 北京《財經》雜誌網披露,黃光裕涉操縱股市,對其兄黃俊欽旗下的「ST金泰股價進行操縱」

24/11 上海《新聞晚報》引述證監會人士指,黃光裕涉案「比操縱市場還要複雜」;北京《京華時報》指黃涉早年違規貸款和挪用上市公司資金;網易財經頻道指,黃被調查因涉早年走私

25/11 廣州《21世紀經濟報道》指,黃光裕涉向商務部官員行賄;《上海證券報》則指黃還涉三聯商社股權內幕交易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傳黃光裕涉行賄京官過程

‧2004年6月,黃光裕持有的中國鵬潤(0493)以股份和可換股票據支付,出資83億港元向GomeHodingsLimited收購OceanTown(黃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的全資公司)所持國美電器65%的股權,國美電器最終成功實現借殼在港上市。中國鵬潤正式更名為國美電器

‧根據規定,中外合資商業零售企業的外方持股,必須在65%以下。因此,黃持有35%國美電器股權,不能注入香港上市公司。黃表示遺憾。

‧2006年3月末,黃光裕接受專訪時透露,國美電器將母公司一直未上市的35%資產注入香港上市公司的申請已獲商務部批准。此舉違反國家有關規定。而商務部對他開綠燈,傳他曾行賄商務部的前官員郭京毅、鄧湛等有關。

資料來源:廣東《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