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修例:可自選強積金公司

政府修例:可自選強積金公司

【記者譚暉報道】為加強打工仔對強積金的管控能力,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建議,僱員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受託人及強積金計劃,又建議所有行業的員工,都可以參加行業計劃,藉以減省行政費,並能增加對各行各業散工的保障。立法會議員李卓人則要求,港府將6,000元的注資撥入僱員的「自願性供款」部份,以便僱員可以盡快享用。

行業計劃不限行業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建議,修訂《強積金條例》,讓所有行業的僱員都可以參加行業計劃,並在計劃內開立賬戶,及把權益從其他賬戶轉到有關計劃中。
目前行業計劃僅適用於員工流動性高的飲食及建造業,當局計劃容許僱員在工作首日,即能獲得僱主供款,不必像一般計劃規定要工作滿60天才獲僱主供款;在行內轉職時,也毋須轉換計劃,以減省行政支出。現時市場上只有兩間受託人公司提供行業計劃。
此外,目前僱員的強制性供款權益,除非僱員離職,必須撥入由僱主選定的受託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建議,將來所有僱員可以將自己的強制性供款部份,轉換到自選的受託人,每年可轉一次。
強積金管理局估計,推行自選強積金計劃之後,約有六成的強積金款項可以在受託人之間調動。
以截至今年9月,強積金的淨資產總值2,237億元計算,即有約1,300多億元可以自由調動。

減轉工所付行政費

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歡迎上述兩項建議。他指出,放寬行業計劃至所有打工仔,有助減低經常轉工僱員的強積金行政費支出,也保障其他行業的散工,即時可獲僱主供款。
但他批評,港府提出向月入一萬或以下合資格供款人的戶口注資6,000元的安排,將注資撥入僱員的強制性供款部份,意味要等到65歲才能享用。他將提出修例,將注資列為僱員的自願性供款,「咁樣打工仔就可以即刻攞番呢筆錢出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