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獄中寫情詩獻妻<br>「教我如何不想她」

扁獄中寫情詩獻妻
「教我如何不想她」

台灣前總統陳水扁連續兩日經律師發表2封分別給家人和台灣人的遺書。其中給扁嫂的《給家後》,被指是給妻子的情書。當中除了表達成為階下囚的憤恨,又有思念扁嫂「教我如何不想她」、「十三天 彷彿十三年」的情話。另一封《沒有名字》的遺書,則是寫給台灣人民、同志,律師認為扁已經有了輕生的念頭。

阿扁前日由律師鄭文龍轉達的詩作的首段,就表達了絕食13日心境,「在起床聲中驚醒、原來自己還能呼吸」,詩中慨嘆身陷「層層的銅牆鐵壁」未能感受溫煦陽光,也描述囚室內條件艱苦「吃喝拉屎洗衣洗澡」都要靠自己用水桶提水,以及衣服「濕了又濕,不知甚麼叫做亁」的無奈。但他不忘提醒自己身處的「不是遊民乞丐收容所、而是巴士底(即巴士的)監獄的土城看守所」

藍營批評打溫情牌

陳水扁在詩中給愛妻吳淑珍的情話主要有兩段。他表示,每次聽到看守所播放的音樂,就會勾起思親情懷,口中一再吟唱「家後」,「教我如何不想她」。阿扁又說,被收押前在寶徠花園家中與妻子「匆匆的最後一面,猶如昨日」,二人分別只十三天,他則感到「彷彿十三年」。阿扁又提及妻子曾說:「悔作第一夫人」。扁稱不是妻子的錯,他後悔不聽妻子的話走上從政之路,「甚麼工作不能做 去作甚麼總統」,但如今後悔莫及「一切晚矣、不可能再回頭」。不過,有國民黨立委則諷刺陳水扁擺明在打「溫情牌」,有人揶揄扁企圖把吳淑珍塑造成「個性耿直,不愛權勢的女人」。

律師:已有輕生念頭

陳水扁也表達自己「曾經是重慶南路寓所的舊主人、如今是新主人的階下囚」的憤恨,又批評台灣變成如拉美、非洲、東南亞的落後國家,甚至「又重回中國歷史的改朝換代」。最後一段他悲嘆「身陷政黨輪替的枷鎖」但台獨未成功。但他仍聲言,即使「不能抬頭挺胸走出去、也要死在台灣歷史的十字架上。」
扁昨再由另一名辯護律師鄭勝助發表《沒有名字》的遺書,文中自嘲「那個又俗又好笑的名字(陳水扁)已經死去」,「有一個新生的我叫做2630。」扁在文中又向2,300萬台灣人高呼,「台灣是咱的名字,台灣是咱國永遠的名字。」他感嘆「30年來的打拼,台灣只爭到人權,沒有爭到主權,只有民主不能建國。」。鄭勝助又轉述扁的說話,「希望能夠永遠休息,休息之後不希望醒過來」,鄭認為,陳水扁已經有了輕生的念頭。扁昨日身體狀況仍正常。
台灣《蘋果日報》

陳水扁給妻子詩作《給家後》

在起床聲中驚醒
原來自己還能呼吸
立德電台好心來迎接嶄新的一天
卻發現沒有人有好心情

層層的銅牆鐵壁
又小又濕又暗的囚房
溫煦陽光擠不進的黑牢
圓球二十四小時監視行動
是看有無失去自由
抑是關心是否還活着

水桶一桶又一桶
大桶不夠 茶水桶也可以
吃喝拉屎,洗衣洗澡
濕了又濕,不知什麼叫做亁
能掛的都掛了
分不清是亁是濕
雜物棉被書籍佔滿地鋪空間
不是遊民乞丐收容所
而是巴士底監獄的土城看守所

立德音樂的旋律很美
卻撫慰不了思憶親情的惆悵
家後一曲 一唱再唱
教我如何不想她
寶徠匆匆的最後一面,猶如昨日
十三天 彷彿十三年

曾經是重慶南路寓所的舊主人
如今是新主人的階下囚
嘆政治的變幻、殘忍、無情、黑暗
台灣何時已成拉美、非洲、東南亞的落後國家
又重回中國歷史的改朝換代

你說後悔作第一夫人
不對這不是你的錯
是我不聽你的話
自私的走上政治這條路
什麼工作不能做 去作什麼總統
一切晚矣 不可能再回頭

政黨輪替的枷鎖
在亂石堆中
獨立建國的志業
還在半空中
不能抬頭挺胸走出去
也要死在台灣歷史的十字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