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最近在報上刊登通告說:「ThePersonalDataOrdinancehasbeencomeintoforcetoprotecttheprivacyrightsofindividualsinrelationtotheirpersonaldata《個人資料條例》現已生效,以保障個人在個人資料方面的私隱。」這段中英文先生可以談談嗎?
那樣的通告真是怵目驚心。Come作動詞,一般不用被動語態(passivevoice)。TheOrdinancehasbeencomeintoforce自應改為TheOrdinancehascomeintoforce。
有時,come會作主動過去分詞(activepastparticiple),用法有如形容詞,例如:TheOrdinanceiscomeintoforce。但這用法今天很罕見,讀者不必學,而且和被動語態動詞hasbeencome也不同。
至於中文,「保障個人在個人資料方面的私隱」似乎和英文字字相對,但究竟是什麼意思,我越想越糊塗。也許,他們要說的,無非是「保障個人資料的私隱」。
Nodrugs.Noregrets.Notnow.Notever和「不可一,不可再。向毒品說不,向遺憾說不」意思相同嗎?
當局那句英文宣傳口號比中文好得多。「不可再」其實有「或可一」含義,否則中文成語就不會說「可一不可再」。當局硬在成語之前加一「不」字,直是畫蛇添足。Notnow.Notever意思是「今日不可,他日不可」,絕對沒有「不可再」含義。Nodrugs.Noregrets改譯做「無毒癮,無悔恨」也會好一點。原因很簡單:有毒品,你才可以「向毒品說不」;有遺憾,你才可以「向遺憾說不」。而「有遺憾」和Noregrets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