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王朝沒落 美政府出手拯救<br>擔保2.4萬億資產 斥資1560億入股

花旗王朝沒落 美政府出手拯救
擔保2.4萬億資產 斥資1560億入股

【本報綜合報道】瀕危的美國金融巨擘花旗集團,再度要美國政府「輸血」。花旗宣佈,再向財政部發行年息高達8厘的優先股,換取財政部注資200億美元(約1560億港元),同時,美國政府亦破天荒為花旗高達3060億美元(約2.39萬億港元)的按揭資產及其他資產損失提供擔保。曾是商業銀行全球一哥的花旗集團,經過是次金融海嘯洗禮及政府注資,昔日顯赫的王朝亦告沒落。

財政部、聯儲局及聯邦存款公司發表聯合聲明,財政部將從7000億美元救市基金中,撥出200億美元購買花旗優先股,該批股票附有每年8厘股息。計及財政部上月向花旗注資250億美元,政府合共向花旗注資450億美元,是推出救市方案至今,獲得注資金額最大的銀行。花旗股價經過上周五急挫兩成後,昨早段反彈64%,高見6.2美元。
市場擔心花旗一旦破產,勢成雷曼兄弟翻版,為全球金融帶來新一輪衝擊。財政部及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保證,將對花旗高達3060億美元損失擔保,其中住宅資產及非住宅資產擔保,分別為10年期及5年期。由於美國政府為不良資產損失提供擔保,花旗變相增加160億美元資本。經過多番注資拯救,花旗預期一級資本充足率可達14.8%。
根據協議,若上述需擔保資產出現損失,其中290億美元將由花旗獨力承擔,餘下損失,90%由政府埋單,花旗只需負上10%責任。政府所承受的損失將由7000億救市基金及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基金支付,最高金額分別為50億及100億美元。換言之,美國政府將會為相關損失包底150億美元。

未來3年 股息禁逾1美仙

花旗將發行70億美元優先股,其中40億美元給予財政部,餘下歸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所有,雖然如此,花旗將獲得35億美元以充足資本。為保障納稅人權益,以免政府資金付諸流水,花旗將向財政部及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發行2.54億股認股期權,以每股10.61美元行使價換取普通股。現時花旗集團第一大股東為CapitalWorldInvestors,持有2.65億股,若美國政府悉數行使期權,將成為花旗第二大股東。
美國財政部、聯儲局及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表示:「美國政府正採取必要措施,振興金融系統,保護美國經濟。我們將繼續盡所能保護金融機構,並促使它們從金融危機中逐步恢復和發展」。
花旗派發的季度息將狠削至不足1美仙,未來三年除非得到上述三大政府機構批准,否則不可向股東派發每股1美仙以上季度股息,高層薪酬及分紅等受限制。

滙控研購合適花旗資產

獲拯救的花旗集團,引來其他銀行垂涎。滙控(005)主席葛霖表示,正考慮購入合適的花旗資產。葛霖表示,「我們發展業務有清晰的發展策略,目標是新興市場,即亞洲、中東及拉丁美洲。我們不會收購一些與發展策略不符合的業務,那裏有適合滙控的東西,滙控就會看那裏。」
德意志報告指,原預計花旗在債務及資本市場蝕800億美元,現時美國拯救料大幅降低花旗承受的損失,但暫不知可減少若干。該行對花旗的投資評級為持有。

美拯救花旗集團方案概要

-美國政府行動-
‧財政部注資200億美元
-花旗集團行動-
‧發行優先股,付8厘高息

-美國政府行動-
‧財政部及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為花旗高達3060億美元的不良資產損失提供擔保
-花旗集團行動-
‧為花旗釋放160億美元資本
‧花旗發行70億美元優先股,其中35億元可作為資本
‧花旗發行2.54億股認股權證,每股行使價10.61美元
‧花旗未來3年季度息不得高於1美仙
‧花旗不良資產造成的損失,其中290億美元由花旗獨力承擔,餘下損失由政府及花旗各負責90%及10%,政府部份上限為150億美元

花旗集團財困事件簿

07年8月10日
事件:花旗成為次按危機最新受害者,數周損失54.6億美元

07年10月1日
事件:花旗預測第三季利潤倒退六成,次按相關虧損達13億美元

07年10月14日
事件:花旗上季為次按投資撇賬35.46億美元,拖累第三季純利跌57%

07年11月5日
事件:花旗警告第四季或須再撇賬110億美元

07年11月27日
事件:同意向阿布扎比投資局以75億美元出售4.9%可轉換股份

08年1月15日
事件:去年第四季蝕98.3億美元,減值撥備達222億美元

08年4月18日
事件:首季虧損51.1億美元,連錄兩季見紅

08年4月22日
事件:發行優先股籌60億美元

08年5月1日
事件:發行新股集資45億美元

08年9月16日
事件:自稱財政穩健,已集資500億美元可應付難關

08年10月14日
事件:花旗及其他8間銀行獲政府合共注資1250億美元

08年11月22日
事件:美國傳媒稱,花旗與財政部及聯儲局商討拯救方案

08年11月24日
事件:獲政府注資及按揭資產獲政府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