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股價狂瀉花旗告急 - 王冠一

國際視野:股價狂瀉花旗告急 - 王冠一

美國經濟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三大車廠瀕臨倒閉,國會對應否挽救仍爭論不休,令事件懸而未決,現時又有另一家重量級機構告急,可能需要政府出手拯救。
所說的,是市值曾經長時間雄踞全球金融機構一哥地位的花旗集團。這家被本港金融市場人士視為銀行業界少林寺,曾培育出不少出色銀行家及交易員的美資大行,股價上周連日急挫,周三跌幅22.8%,破了上世紀87股災單日下跌21.7%的紀錄,翌日又大跌26%,再錄最大單日跌幅;周五美股末段急升,道指30隻成份股最終只有兩隻逆市下跌,花旗又赫然榜上有名,跌幅更達20%,收報3.77美元。
單單過去一周,花旗股價跌幅超過50%,其市值在過去一年由1800億美元降至僅200億美元,蒸發了1600億美元,現時更已被USBancorp超越,並跌出全球100大排名榜。雖然花旗行政總裁潘廸特強調公司財政健全,但其股價表現已反映市場的反應。記得貝爾斯登及雷曼兄弟出事前,管理層同樣向市場保證財政沒有問題,但下場如何?大家有眼皆見。現時投資者信心虛弱,用腳投票,是十分正常的事,即使損失不菲,總勝過變成牆紙,分文不值。

仍有多少毒資產成謎

市場認為花旗的出路不外乎將業務斬件出售、賣盤,又或者等待政府打救。但潘廸特已表示無意變賣家當,對旗下最值錢的經紀業務旗艦SmithBarney更珍如拱璧,死攬不放;若要賣盤,現時的經濟環境下要找尋買家,又豈是易事,因為其他銀行近期購入的資產仍有待消化,例如美銀買美林、富國買美聯銀行,及摩通買了貝爾斯登和華盛頓互惠等,均屬大件兼難啃,又那有餘錢再把花旗收歸旗下?這家又是大得不能不救的龐然巨物,由政府入股,似是較合理的選擇。
更加令潛在買家卻步的,是花旗雖然已作出大幅撇賬,減值數目為全球金融機構之冠,但仍有多少「有毒資產」在手,卻是一個謎。去年底才接手燙手山芋的潘廸特,未能化腐朽為神奇,花旗董事局極可能會通過把其撤換,但爛攤子太大,更換舵手恐怕亦難以挽回投資者的信心。
王冠一
http://www.wongsir.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