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上流 - 鄧達智

嚮往上流 - 鄧達智

讀阿恩〈中國「上流社會」〉很有點同感,往返內地多年,但真正廁身入內插了一隻腳進去則是公元2000年之後,亦正是中國開始透過媒體介紹「奢華」,推崇「奢華」,生活「奢華」的開始。至2003年國外品牌始全面進軍內地,Armani以七十高齡做他過去甚少使用的動作幾次高調來華,老遠跑到北京、上海及香港作大型宣傳,為他樹立Cardin在七十年代末建立深入民心名氣以來,另一位就是農民也幾乎發音標準說出名字的西方設計師。他的動作亦表明中國這塊名牌蠻荒秘境是塊特大肥豬肉;東京、首爾、台北、香港、新加坡……耕耘有年已完成一套生存法則,全心全意專攻大陸及印度是其時。
任何社會從赤貧轉型到清貧需顯示吃得飽穿得暖。從清貧轉小康需出示有自購房駕小車。從小康到富裕,當然是滿身名牌飲舊世界名酒擔雪茄以西文作發音途徑。最後便大事宣揚「奢華盛世上流社會」。
五十步笑一百步,東京大阪香港新加坡首爾台北同出一轍,方程式完全一樣。不過在中國,從農民到上流幾乎在十至十五年間發生,變身過程速度驚人,而整個國家仍有巴仙不少的人民活在貧窮線上下,孩童無課可上,男孩女孩以肉體先黃後富的晉升過程仍然普遍;在這樣一個失衡的狀態將「奢華」、「上流」掛在人民喉舌的大眾媒體口邊總有點難堪。
前幾年,內地朋友說笑,「農民吟」:「叉他媽!等到有米飯吃他們已吃牛扒。等到有衣服穿他們卻袒胸露大腿穿破爛。等到吃肉他們卻減肥瘦身。等到有餘糧娶媳婦,啊!男人卻時興插後庭花……」
社會有階級分別才會激勵上進心,所以金至尊從前的金馬桶排隊坐一坐的遊客多的是。
我的上流社會經驗其中一則,當億億聲千金小姐們相互推介飛一趟米蘭或羅省亁洗衣服吱吱喳喳沒完沒了,眼前一黑,撞向高貴餐枱前的盤子,昏睡不醒;如假包換,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