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場放大鏡:難開源港交所前景差 - 歐陽風

股場放大鏡:難開源港交所前景差 - 歐陽風

昨日港股全日成交只得350億元,再創近20個月以來新低,早前大行紛紛調低港交所(388)目標價及投資評級,看來並非無的放矢,既然大行一早睇得出港股成交將會疲弱至此,看來港股短期都好難炒得起。無成交支持,即使係大價實力股,升得一兩日又會被基金掟貨,股票只會越炒越短。
根據港交所第三季度業績報告,截至9月底止之3個月,港交所收入大減30%至16.35億元,去年同期則有23.38億元,至於營運溢利更大跌44%,由上年同期的19.75億元大幅減少至11.06億元。業績咁差,皆因港交所收入減少但營運支出卻增加了46%,由3.62億元增至5.29億元。

營運成本不易降低

以上業績,是建基於今年第三季平均每日成交金額636億元所得,期內成交,對比去年第三季因憧憬「港股直通車」而帶來的每日平均成交977億元,當然是遜色得多,而港交所面對真正的考驗,還在於近日港股成交不斷萎縮的情況。假如未來成交維持300多億的低水平,港交所第四季業績跌幅料將更慘烈。
成交縮減無得發圍,港交所又有何方法透過推出新產品增加收入來源?根據主席報告,似乎方法唔多,包括正探討透過網站免費提供基本實時市場報價(美國一早已有,香港慢幾十拍)、重新推出黃金期貨以及排放權交易。
根據往績,港交所新產品失敗居多,成功產品極少,所以無謂寄予厚望。唔開源,靠節流?除非港交所班高層肯學淡馬錫自願減薪,否則營運成本看來也易升難跌。睇完成份業績報告,港交所前景認真暗淡。
歐陽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