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最重要的地標、歷代達賴喇嘛冬季居住的布達拉宮,最近在維修期間,在基礎內發現多處名為「地壟」的建築,這些地壟出現泥土流失、片石脫落、大面積裂縫等險情。當局已把加固地壟列為維修工程重中之重。
呈井狀 防建築下滑
布達拉宮中,地壟是獨一無二的建築結構,主要由木石組合成井狀,高17米、闊8米,有門有窗,有支撐防止建築下滑。
高13層的布達拉宮中有4層是地壟。當局從1989年開始維修布達拉宮以來,迄今已發現逾800處地壟。
布達拉宮管理處長強巴格桑近日表示,當局近年來派員對地壟進行清查,發現布達拉宮的白宮二層南、北兩側,共發現8處新地壟,部份地壟更出現大面積裂縫,以及泥土流失、片石脫落等險情。
強巴格桑稱,在對布達拉宮第二期維修工程期間,工程人員已完成維修包括白宮、紅宮等17處古建築物,並重點加固主體建築的地壟。
維修工程將在今年內完成,預算耗資1.5億元人民幣。而從1989至2004年進行的第一期維修中,當局則耗資5,500萬元人民幣。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