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黃大仙鳳德邨對開鳳德道昨晨發生嚴重車禍,兩名婦人懷疑衝紅燈過馬路,被一部馳至的貨車撞倒拋四米之外,兩人受傷倒地,其中一名婦人頭部受重創,送院搶救證實不治,另一名婦人重傷情況一度危殆。警方東九龍總區交通部特別調查隊,跟進調查意外原因。
記者:梁澤岡 梁偉權
車禍死者李慕貞(75歲),與幼子同住鳳德邨,李婦的丈夫在老人院居住,夫婦育有3女1子,女兒結婚後已遷出。幼子表示,其母一向身體健康,並喜愛周圍走,昨晨她一早離家,至早上9時返家,不久再離開家門。至早上10時許,他接到警方通知,驚聞母親出事。
至於重傷婦人黃惠義(60歲),她與姓李(78歲)丈夫,同住鳳德邨銀鳳樓一單位,夫妻於10多年前結婚,並沒有子女,黃婦在觀塘做工廠女工,其夫做送外賣散工。黃婦昨不用上班,早上約其兄在旺角飲茶,懷疑她心急趕往搭車而出事。她與死者李婦並不認識。
懷疑司機視線受阻
現場鳳德邨對開鳳德道,來回各有兩條行車線,該處設有行人輔助線交通燈位,事發昨晨9時半,一部私家車沿鳳德道慢線,往觀塘方向行駛,駛經交通燈位不遠,目擊者指行車是綠燈,兩名女子突然橫過馬路,私家車司機隨即減速,並響號示警,但兩女子並無退後返回行人路,仍然繼續向前衝。
其時,一部運魚的輕型貨車,由姓周(58歲)司機駕駛,沿鳳德道快線駛至,懷疑司機視線受阻,當兩名女子行至快線,司機才發覺有人過路,他緊急煞車仍將兩人撞倒,她們被撞拋4米外倒地,其中李婦後腦着地重創,頭破血流重傷昏迷,黃婦胸面受傷仍然清醒。兩人送院搶救,李婦延至下午1時36分不治,黃婦重傷,情況一度危殆。
乳癌治癒又遇車禍
黃婦的丈夫在醫院守候,顯得憂心忡忡,他說,妻子早前患乳癌,剛治癒不久又遇上車禍,擔心她觸傷胸口舊患。他表示,妻子患病可領取傷殘津貼,但因鳳德邨住所為自置物業,現時家庭經濟拮据,卻未合資格申領綜援,他希望妻子逢凶化吉,大步檻過度過危險。他又指摘肇事司機駕車不小心,「咁大條直路都睇唔到,佢小心啲揸車就唔會撞倒人。」東九龍總區交通部特別調查隊跟進事件,任何人如目睹意外發生,可致電23057500提供資料。
今次是3日內第三宗涉及長者死亡的車禍,於上周五,一部專線小巴行經上水和滿街,將一名過路的76歲老翁撞倒,他送院搶救證實不治:同日筲箕灣望隆街一名76歲老翁,亦被專線小巴撞死。據數字顯示,去年車禍長者死亡人數共57人,佔全體死亡人數6成,主要是不依交通燈號過路而出事。
貨車撞兩婦人示意圖
社區老化
「黃大仙老人車禍特多」
對黃大仙鳳德道兩名婦人一死一重傷交通意外,黃大仙區議員表示難過,認為該區人口老化,老人家過路安全意識不足,以為自己可以衝得過便貪快冒險亂衝,容易出事,希望當局加強宣傳,且在交通繁忙地段增派警員協助。
黃大仙區議員黃國桐律師說:「黃大仙區屋邨人口老化得好快,所以相對其他區域,涉及老人嘅車禍特別多。」他指出,該區道路斜路多和狹窄,建設行人天橋比較困難,很依靠行人輔助線,一些老人家覺燈位等候得太耐,加上以為馬路只是很窄,一衝便過,但沒想到自己年老,反應緩慢,就此出事。
至於另一位黃大仙區議員李達仁表示,肇事路段不屬交通黑點,老人家不遵守交通情況,相信在各區也是常見之事。他和黃國桐均建議當局應加強宣傳,在過路地點掛出大型橫額作提示,於馬路上設置慢車速矮壆,同時派出警員在交通繁忙地段協助老人家過馬路,可減少意外發生。
本報記者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對保障老人家過路安全,你有何意見?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