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堅持將士丹頓街及永利街大部份舊樓拆卸重建,無論老居民或新購入該區單位的業主均深表失望。部份已自行復修的業主認為,政府將復修不久的樓宇拆掉十分浪費,會力爭保留物業;有老居民則無奈接受計劃,但希望當局行事果斷一點,盡快落實賠償。
居住香港逾10年的美國人DareKoslow年多前,以800萬元購入士丹頓街兩個共1,500方呎的相連單位,並花150萬元復修,將窗戶框架設計成50年代般,保留單位內支撐柱及大門,牆身不髹新油漆,保持殘舊感覺。「像我這單位的私人復修有甚麼不好?不明白政府為何要花公帑拆掉,但又不保留附近低密度建築,真的很浪費!」市建局主席張震遠則稱,評核各方需求後,認為花太多金錢復修單位的做法並不可行。
望建印刷博物館
不少區內老居民也不願搬走,在永利街經營印刷舖逾50年的李澤裕表示,97年起土地發展局已計劃重建該區,但一拖再拖,至市建局成立仍未落實,令他不敢更換新器材及另覓新舖,「由細住到大,梗係唔想拆,真係無得揀的話希望政府快手啲,唔好再拖泥帶水。」他指重建後起高樓大廈,不如將附近大量印刷舖的特色保存,興建印刷博物館。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