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特納足迹遍亞洲 為危機而活

蓋特納足迹遍亞洲 為危機而活

即將肩負救市重責的蓋特納,和奧巴馬一樣,年幼時在外國居住,懂得普通話和日語。他天生愛挑戰,認為自己「就是為危機而活」。不過弱點是面皮薄,少少批評就暴跳如雷。
蓋特納的父親彼得(PeterGeithner)是「亞洲通」,在慈善組織「福特基金會」工作28年間長駐海外,令蓋特納童年經常遷徙,足迹遍佈泰國、東非、印度、中國和日本,使他習慣在不同環境生活。
父親是「亞洲通」,蓋特納對亞洲也有個情意結,長大後回到美國入讀達特茅斯大學,主修政府與亞洲研究,讀過一年中文,最少有一個暑假在中國度過。中文教授布拉德爾(SusanBlader)說:「他是個很棒的學生,活力充沛。」畢業後,他再考入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取得國際經濟和東亞研究碩士學位。
蓋特納在財政部工作13年,後轉到外交關係委員會和國際貨幣基金會工作。適應能力強、學術基礎好,令蓋特納勇於面對挑戰。大學同學魯德爾遜今年6月問他,金融危機有否令他晚晚失眠,蓋特納竟然說:「你要知道我們就是為這類危機而活。」

不擅於應付批評

47歲的蓋特納與奧巴馬不但同齡,還同一星座──獅子座,童年都在海外生活,同樣愛好籃球,性格都很冷靜。但蓋特納不擅於應付批評,人家提出不同意見,他就擺出戰鬥格,覺得受到攻擊。
儘管他財金經驗豐富,但財經新聞頻道CNBC評論員克拉默對他出任財長一事就不看好,認為政府出手救貝爾斯登和美國國際集團(AIG)卻不救雷曼兄弟,他是關鍵人物,正因為他犯下這大錯才引爆金融海嘯,「他做財長,我們就玩完、死定」。
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