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小投資:美歐日通縮機會增加 - 潘國光

大環境小投資:美歐日通縮機會增加 - 潘國光

歐元區以及日本於公佈第三季增長數據之時,經濟連續兩季的負增長,技術上已反映陷入衰退。
全球三大經濟體當中,預計歐洲地區經濟收縮的情況較為嚴重,歐元區及英國預計明年全年經濟將出現逾1%的負增長。歐元區第一大經濟體德國,第三季GDP繼第二季下跌0.4%後再度下跌0.5%。德國最大工會已與資方達成協議,將薪酬調升的幅度降低;表示通脹第二輪風險已解除。歐洲央行官員亦不諱言經濟狀況正在快速惡化,歐元區息率已比英國高出25點子,未來尚有更大的減息空間。

歐日技術上陷衰退

自90年起,日本經濟一直處於低增長、失業率亦高企,今次面對全球性的金融海嘯,日本第三季經濟增長以年率計下跌0.4%,第二季則下跌3.7%。過往尚可以日圓貶值來為企業打開出口困局,但現時全球衰退的擔憂,反使套息拆倉加劇,令日圓保持強勢。相信全球經濟趨緩及原材料價格下跌等因素,將使日本難以擺脫多年通縮的陰霾。
美國的能源價格連續三個月下跌,10月份的消費價格指數較上個月下降1%,為61年來最大的單月跌幅,超出預期的物價下跌,被視為美國經濟疲軟的迹象。美日未來面對消費疲弱,可能加快通縮出現;於經濟收縮壓力下,央行亦將保持銀根寬鬆政策,將息率調至非常接近零,藉此盡早恢復經濟的動力。
美國國債自避險需要上升以來,短債孳息已跌至極低的1.08%,比03年的最低水平更低,10年期國庫債的孳息下跌的幅度較小,長短息差比較半年前已實質擴闊不少,這將有助改善美國銀行的獲利狀況。美國於近代亦曾出現銀行業的危機,89至90年出現的存貸危機,中小型存貸機構倒閉,當時美國亦透過減息,令金融體系重新穩定。不過,這個過程並非一時三刻可完成,當時由長短息差從最低位回升,到銀行盈利改善反映於行業股份表現,便需要超過1年半的時間。更何況今次海嘯牽涉地區更廣、衍生產品的發展使金融機構的連帶關係加強、信心的損害度亦較大。而金融業本身就是建基於信任及難以避免使用槓桿令信貸增長。
由於美國7000億美元救市資金將如何運用仍未確定,亦須待候任總統奧巴馬上場方可解決,即除金融業可肯定獲得注資外,包括拯救汽車業及由聯邦存款保險機構提出協助業主應付樓按供款、減少斷供及違約率的方案均可能延遲通過。明年,奧巴馬政府將仍有4100億美元的救市資金,用作穩定信貸市場流動性,此外,亦擬推出更多直接刺激經濟的方案。
上周G20峯會後,定下了明年3月前各國須確實訂立更完善的金融體系監管細則,旨在重建金融市場秩序之餘,更承諾不會建立新的貿易保護政策,維持貿易的自由度。由此可見,經濟重新增長於明年首季之後出現的機會較大。

信貸緊縮惡果漸現

目前由於信貸緊縮對經濟活動造成既定的影響已逐漸顯現,無論消費者信貸以及企業盈利狀況均急速轉壞,令普遍對經濟前景的展望更加悲觀。盈利倒退周期相信已於今年開始,包括跨國企業及金融機構均採精簡架構、撇清壞賬、削減風險投資,實行業務重組,重新為日後發展方向作出部署。好待日後經濟一旦開始復蘇,企業也作好準備。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潘國光

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