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民對保健食品的成份一知半解,過量服食分分鐘危及肝臟健康。港大外科學系講座教授盧寵茂指出,一名母親每日叫患哮喘病的10歲女兒,服食8至10粒維他命丸,結果一年後,女兒證實患上嚴重的肝衰竭,或要在短期內接受肝臟移植手術。
盧寵茂昨在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出版的《天下無雙之肝康縷析》發佈會上表示,三年前該名母親聽說服食維他命A和D有助改善哮喘病情,於是每日要女兒服食8至10粒維他命丸。結果一年後,女兒的雙眼發黃,證實患上嚴重的肝衰竭。現在女孩的肝功能仍未回復至可接受的水平,或要在短期內接受肝臟移植手術。
降膽固醇 捐肝給丈夫
港大外科學系系主任范上達表示,每年120名需要接受肝臟移植手術的病人中,只有約70名如願以償。一般而言,肝病病人可以接受屍肝或活肝移植。可是,中國人傳統保全屍的觀念,令屍肝數量供不應求。故此,病人平均需要輪候12至18個月,才有合適的屍肝移植,「但每年都有三、四十個病人等唔切。」至於活肝移植,范上達指捐肝者必須是50歲以下,沒有糖尿病等疾病及不煙不酒等,但只有30%肝病病人家屬能符合要求。
現年58歲的金匯海在20年前發現患上肝硬化,為了防止肝功能衰退,金先生戒掉吸煙和飲酒,又奉行清淡飲食、早睡早起及適量運動的生活模式。憑着健康的生活習慣,他的肝功能一直保持良好。直至去年,醫生在他的肝臟發現陰影,懷疑是腫瘤,便建議他接受肝臟移植手術,以免腫瘤惡化。金太決定把部份肝臟捐給丈夫,惜醫生指她的膽固醇偏高,「我同醫生講,畀一個月時間我降低膽固醇。」結果,金太成功將膽固醇降至正常水平,夫婦二人如期接受肝臟移植手術。金太笑說:「化驗報告話個肝根本無腫瘤,個影不過係肝硬化所造成嘅疤痕。」
《天下無雙之肝康縷析》提供大量護肝知識,市民可由即日起到該會、瑪麗、東區、伊利沙伯、聯合、瑪嘉烈、威爾斯、屯門及北區醫院免費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