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昂 效果成疑

成本高昂 效果成疑

【本報訊】對於零售業界建議政府推出消費券救市,經濟學者普遍對成效持保留態度。
中文大學財務學系副教授蘇偉文表示,消費券只會在經濟環境好時起作用,但現時經濟低迷,「推消費券只係將庫房嘅錢搬過去零售業嘅袋。」

「淨係監察都好煩」

蘇偉文表示,政府推消費券與商場派發禮券沒有分別,「如果我擔心俾人裁員,我一樣唔會消費,用完張消費券之後,會留起自己啲錢傍身。」他說現時市民不敢消費,主要是因為信心問題。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認為,派消費券對刺激零售業有一定作用,但成本很高,效果也未必持久,一旦市民用完消費券,若經濟環境未見改善,零售業又會打回原形,「要印製同派發,又要提防有假冒,好多嘢要考慮同擔心,例如會唔會有老人院扣起啲老人家嘅消費券呢?會唔會有人以八折或者七折出售消費券圖利呢?有乜嘢法律問題呢?淨係監察都好煩。」
他表示,若對使用消費券設下限制,例如進行資產審查或只能於指定行業消費,政府成本將更高,「唔派好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