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叫『死鴨子嘴硬』。」
人們如此形容絕食多日送院輸營養液未能「壯烈犧牲」的阿扁。一個貪污犯花招小動作,浪費大量警力和社會資源,不想理會他怎收科了。閣下斷續表演「求仁得仁」吧。
只是這形容詞好生鬼。扭計師爺死剩一張嘴,不無欷歔。有人吃鴨嘴嗎?太硬了,又乏味。鴨除了嘴硬,其實脖子也硬──嘴再無利用價值,脖子卻是美食。
在中國大陸,湖北武漢鴨脖子出名,上海也吃到。麻、辣、鮮、鹹、滷得入味(但偏紅色,怪怪的),肉附於骨,骨中透香,任你啃吮吸嘬,只貪過程,不會飽。此乃涼菜,也在攤檔或小食店擺賣,天氣炎熱時不衞生,且內地食物劣毒,防不勝防,我們都不大吃。
反而台灣小吃熱上,較放心,人流暢旺一定新鮮。例如「鴨肉扁」,是西門町一帶武昌街歷史悠久老店,慕名而來食客不少,生意興隆。肉片之外肝肫脖子也很受歡迎──但,「鴨肉扁」騙大家很久了,賣的根本不是鴨,而是鵝。為什麼掛這個招牌不換?將錯就錯?趁勢推出「押獄扁套餐」多諷刺。大家不會「絕食」。
事實上鵝比鴨貴也更美味。香港有燒臘店快餐連鎖店,一度以燒鴨暗代燒鵝,被踢爆才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