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純恩戲說大陸「上流社會」,指出舉國皆俗,雖然一身名牌,金勞鑽石,貪官暴富,何來什麼「上流社會」?
上流社會的意思,就是富貴。只有暴富,不算上流,富而且貴,才是上流。
什麼是中國的上流社會呢?譬如民國時代,就有「四大公子」。四大公子,就是上流社會。什麼是公子呢?當然首要富有,二是他的錢,不是自己賺來,必為祖蔭傳得。但「公子」不是對侍應和夜總會媽咪呼三喝四的這個少、那個少,因為「祖蔭」的意思,除了財產,還必定包含貴族的教養。從前中國的大富人家,除了奴婢侍候,還有教書先生,還有一大群詩人騷客,圍着主人家轉,也同時考考小少爺做詩題聯的文才,為了顧全老爺的面子,出題目的深淺,恰到好處,讓小孩發揮才思,舉座稱羨,杯酒言笑,賓主皆歡。
公子就是在如此上流社會中培養的,就像英國的勳爵之家。民國四大公子之首,名叫張伯駒。他的爸爸叫張鎮芳,是袁世凱的表弟。袁世凱稱帝,把財務交給這位表弟掌管,所以張鎮芳富可敵國。
張鎮芳反對表哥當皇帝,他認為你袁世凱有什麼資格?中國需要皇帝,但不是你袁大頭,而是該擁立溥儀復辟。
張伯駒在如此人家長大,家中收藏字畫無數。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在袁世凱的軍中習武,還會登台唱京戲。這就是中國變色之前大陸最後一位公子。
民國四大公子,張伯駒排首,其餘三人為誰,續有爭議。公子必須有四名,因為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孟嘗、信陵、平原、春申,四大公子,最早開了個頭。明末四大公子,也有冒辟疆、侯朝宗、方以智、陳貞慧。三十八年,國府播遷來台,在蔣中正先生廷下,也有四大公子,計有圍棋手沈君山,外交部次長錢復,陳誠副總統之子陳履安。我認為白崇禧的哲嗣、小說家白先勇,無論如何也該算四公子之一,不知何故,榜上無名,或是白崇禧不容於蔣,台北官場,趨附之故。
中國哪有「上流社會」?富而成貧,貴而為賤,人民公社、階級敵人,上流社會,毛澤東早就以暴力剷除淨盡。今日的暴發戶,他們心裏明白,絕對不是上流社會,下不下流,不敢說,因為一身Armani加謝瑞麒,還有開篷平治,司機保鏢,如果這叫下流,那麼這個社會,不是更猥瑣?
上海有沒有上流社會?連今日台灣的馬英九,也夠不上公子的資格,你說上海有上流人嗎?至於張伯駒公子,留在大陸,八十年代後,畫家黃永玉在西餐廳見到這位遺老,他點了一盆羅宋湯,四片麵包,小塊牛油,一小碟果醬,胸圍餐巾,食畢,掏出手巾一方,將抹上果醬與牛油之麵包細心包好,走出大門,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