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難買流金歲月 - 林夕

千金難買流金歲月 - 林夕

最近有條港版河豚,給釣魚客帶回家中無牌宰割烹調,那拚死吃河豚的,終於償了願,一頓高危的私房菜,換來一夜留醫。
河豚有多好吃?為甚麼要犯這個險?不,這陣子吃不了兜着走的案例多的是。為免有在傷口上灑鹽之嫌,別的不提了,心靈抗疫能力偏低的人,受不住裁員減薪自殺新聞日日新的話,何必勉強自己關心世事,以致負面氣息人傳人,在「經濟技術性衰退下」,連自己承受壓力的「技術含量」也出現負增長?
不如索性趨吉避凶,不讓外圍氣候入侵,下班後暫時過一下久違了的避世生活,嚴防一切有關海嘯帶來的浪花沾身。不看不看還會想,但擔心既不能改變現實,何必為未知的明天而白白糟蹋了每一個今天?搞不好惡性循環,越想越焦慮,便就此患上焦慮症,未加入失業大軍前,先加盟與日俱增的金融海嘯情緒病族。
來一個溫馨提示,為將來胡思亂想,倒不如往回想。就當是一個回憶的遊戲吧,想想過去最苦的日子,從緣起到收場,是如何一路走過來的。憶苦不夠好玩的話,最好思甜,回味有生之年最快樂的一段日子,是人還是物帶來的,最終可能發覺,竟與金錢一點關係都沒有,原來只是與暗戀已久的人在茶餐廳表白成功,兩杯鴛鴦已夠浮一大白。
我最近玩過這遊戲,想起其中古早的一段快樂時代,是中學時狂看《三國演義》、三言二拍到金庸武俠小說的日子,投入得廢寢忘餐,妹妹要向母親上訪,投訴我性情大變六親不認。那些書,那些流金歲月,不但花不了多少錢,而且千金難買。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